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為全球農作物「留後」而特設於北極圈內的挪威「末日種子庫」,因當地今冬天氣異常溫暖,導致種子庫附近凍土融化,雪水造成入口水浸,雖然庫內種子樣本無恙,但揭示了「永久凍土」能否永保種子妥存的隱憂。
儲88萬粒種子 保世界糧食安全
2008年竣工的國際種子庫設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朗伊爾城(Longyearbyen)的一座山裏的永久凍土內。種子庫原設計為無受天災人禍影響,在低溫、濕度低環境安穩永久儲存世界各地種子,確保農作物多樣性和世界糧食安全,必要時可以拿出來繁殖。種子庫的官網資料顯示,它至今已存放了逾88萬粒種子樣本。
種子庫能防核爆,海拔過百米,就算全球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也不會上升至該高度,萬估不到它仍因溫室效應導致水浸。全球多地去年錄得高溫,斯瓦爾巴群島全年平均氣溫逾7℃,導致原本可長期保持約零下6℃的凍土融化,再加上下雨,雨水雪水早前湧入種子庫,隨後再遇冷結冰。
挪威官員阿希姆(Hege Njaa Aschim)對《衛報》說:「我們無想過永久凍土不存在的問題,而且還遇上那麼極端的天氣。許多水滲入隧道前方,然後結冰,所以你入庫就像要越過冰川。」阿希姆稱,雪水從入口處向下流入「斯瓦爾巴德管」(Svalbard pipe),即山內大約10米深的一條加固走廊;猶幸水流至那兒就結了冰,還未到達種子保存室。
防核爆防海水 不防融冰
雖然挪威政府承認沒有妥善監測種子庫一帶的氣溫,但挪威氣象研究所氣候學家伊薩克森(Ketil Isaksen)指出,斯瓦爾巴群島地區近幾十年來迅速升溫:「北極,特別是斯瓦爾巴,比世界其他地方都變暖得快。」
阿希姆表示,種子庫原本預計毋須人手仍能運作,但如今要每天24小時都監控着它。他說:「我們尚不能說,氣候變化會否使這情况持續和增加,但必須未雨綢繆。」他表示,為預防再發生類似情况,他們拆走了原設於入口區會排出熱氣的一個變壓器,並準備在種子庫隧道周圍和入口區加建防水屏障,鑿引水道排走雪水和雨水,另會在庫內增設水泵。
儲88萬粒種子 保世界糧食安全
2008年竣工的國際種子庫設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朗伊爾城(Longyearbyen)的一座山裏的永久凍土內。種子庫原設計為無受天災人禍影響,在低溫、濕度低環境安穩永久儲存世界各地種子,確保農作物多樣性和世界糧食安全,必要時可以拿出來繁殖。種子庫的官網資料顯示,它至今已存放了逾88萬粒種子樣本。
種子庫能防核爆,海拔過百米,就算全球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也不會上升至該高度,萬估不到它仍因溫室效應導致水浸。全球多地去年錄得高溫,斯瓦爾巴群島全年平均氣溫逾7℃,導致原本可長期保持約零下6℃的凍土融化,再加上下雨,雨水雪水早前湧入種子庫,隨後再遇冷結冰。
挪威官員阿希姆(Hege Njaa Aschim)對《衛報》說:「我們無想過永久凍土不存在的問題,而且還遇上那麼極端的天氣。許多水滲入隧道前方,然後結冰,所以你入庫就像要越過冰川。」阿希姆稱,雪水從入口處向下流入「斯瓦爾巴德管」(Svalbard pipe),即山內大約10米深的一條加固走廊;猶幸水流至那兒就結了冰,還未到達種子保存室。
防核爆防海水 不防融冰
雖然挪威政府承認沒有妥善監測種子庫一帶的氣溫,但挪威氣象研究所氣候學家伊薩克森(Ketil Isaksen)指出,斯瓦爾巴群島地區近幾十年來迅速升溫:「北極,特別是斯瓦爾巴,比世界其他地方都變暖得快。」
阿希姆表示,種子庫原本預計毋須人手仍能運作,但如今要每天24小時都監控着它。他說:「我們尚不能說,氣候變化會否使這情况持續和增加,但必須未雨綢繆。」他表示,為預防再發生類似情况,他們拆走了原設於入口區會排出熱氣的一個變壓器,並準備在種子庫隧道周圍和入口區加建防水屏障,鑿引水道排走雪水和雨水,另會在庫內增設水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