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5月9日周二,突然傳來FBI(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被炒的消息,震驚美國政壇。其被炒的畫面非常戲劇性:他在演講時從電視機上得知自己被即時解僱,幾經求證才知道不是惡作劇。
科米4行動影響美大選結果
科米是去年美國大選中最關鍵的人物之一,至少有4個行動影響了大選的結果。
首先,在去年7月,他宣布FBI結束對希拉里私用電郵伺服器(「希拉里電郵門」)涉嫌泄密與私自刪除文件等指控的調查,得出了「希拉里極端不小心」,卻認為「沒有一個理性的檢控官會提出檢控」,隨後司法部據此不起訴希拉里。這被共和黨與特朗普指摘為「包庇」希拉里。希拉里因此掃清了競選總統的障礙。如果科米得出「起訴」的結論,民主黨很可能就會派出另一個人參選。
其次,在去年大選中,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電郵伺服器與希拉里的競選主席波迪斯塔的電子郵箱相繼被懷疑俄羅斯黑客攻破,大批電郵被「維基解密」公開,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希拉里的選情。科米領導的FBI負責這些案件,卻不斷任由這些郵件被散發,無所作為;大選後才宣布這是受普京指使的俄羅斯黑客所為。
第三,在選前11天,科米突然寫了一封信給國會,說在希拉里助手阿貝丁的丈夫維納的私人手提電腦中找到了「與『希拉里電郵門』有關」的郵件,並宣布將檢查它們與「希拉里電郵門」一案是否有關(二次電郵門),暗示了希拉里將有可能被起訴。於是選戰最後10天,在FBI招牌加持下,依據「維基解密」信件炮製的假新聞滿天飛,嚴重打擊希拉里的選情。但選前兩天,他又宣布沒有新發現。這證明此舉極為輕率,但負面影響已無法消除,希拉里最後輸掉與之關係極大。特朗普為此至少3次讚揚科米「做得好」。
第四,FBI在選前已偵察到特朗普團隊中有人與俄羅斯關係密切並展開調查,但對此一直沒有聲張,直到「二次電郵門」後,才被民主黨當時少數黨領袖里德爆料。選後,FBI才公開俄羅斯干涉大選的「真相」及特朗普「通俄」嫌疑。對比「二次電郵門」,民主黨指控科米「不公平」。
科米之舉、「二次電郵門」等嚴重違反了FBI政治中立的操守:FBI既是文官系統,本來就應該政治中立;FBI又屬於司法系統,更應遵守司法獨立。按照里德的說法,他已違反要求公務員中立的《哈奇法》(Hatch Act)。
特朗普炒科米私心極重
科米被炒似乎有理有據;但特朗普炒科米私心極重。首先,科米在奧巴馬的支持下,選後陸續公布大選期間有關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以及特朗普陣營在大選中「通俄」的調查。科米已經找出證據「普京指使俄羅斯黑客干涉美國大選」,也證明了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一直受外國僱用,只是目前似乎沒有證據顯示特朗普直接與俄羅斯聯繫。「缺失的環節」是若特朗普對其陣營的人「通俄」知情,那就可推斷其參與「通俄」,這成為下一階段調查關鍵,弗林則成為這個思路的突破點。一旦特朗普「通俄」,國會彈劾就不可避免了。
5月8日,司法部前副部長葉慈在國會作證,早在特朗普上任後一周內,她就告訴其法律顧問:弗林或已被俄羅斯脅迫,不可靠。而奧巴馬在選後第一次與特朗普會面已經告訴他,弗林這個人有問題。特朗普為什麼拖到2月才「要求」弗林辭職?是否意味其也參與「通俄」?弗林曾申請做污點證人上國會作證,更令人懷疑是否有更多內幕。5月9日,聯邦檢控官向弗林助手發出傳票,為調查弗林拉開法律序幕。這時炒科米,有極大嫌疑是為了阻止科米調查特朗普。
其次,誰要炒科米這個問題上,特朗普政府內部出現「羅生門」,更添疑雲。一開始白宮發出聲明:特朗普只是聽從了司法部長塞申斯的建議,而塞申斯又聽從了4月26日才上任的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的建議。根據建議信,科米在「希拉里電郵門」上的過失是解僱的原因,但特朗普多次說科米在「二次電郵門」上做得對。有報道,特朗普要塞申斯找個理由炒了科米;上周四他更在電視訪問時說,無論司法部是否建議炒科米,自己早已決定要炒他。白宮發言人隨即又強辯,兩種說法沒有矛盾。
第三,事態發展更印證了特朗普是銳意要炒科米的人。有消息,在他就任後曾與科米一起吃飯時,兩次要求科米對他「效忠」,但科米只答應對他「誠實」。特朗普對情報機關極為不滿,一再貶低情報機關,關係緊張。自特朗普上任後,白宮各類消息滿天飛。美國情報機關有「深喉」傳統,特朗普無法全部替換情報系統的人,若科米對他既不效忠又追查「通俄案」,對他極為不利。科米在被炒前還曾向司法部要求偵查「通俄案」的經費,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
為「通俄案」調查火上澆油
特朗普此舉,有如當年尼克遜「清洗」司法部,以為把調查自己的人炒了,就沒有人調查自己了。但炒FBI局長更敏感:司法部長是「一朝天子一朝臣」;FBI局長正常的期限是10年,不是新總統政治任命的職務。
白宮發言人說希望就此「忘記『通俄案』向前走」,但只會適得其反。
第一,解僱科米爭議巨大,只會為「通俄案」調查火上澆油。不但民主黨與共和黨反俄議員不會結束案件調查,只會施加壓力派出獨立檢控官。炒科米本身也可能引發彈劾,擴大戰線。
第二,科米肯定掌握一些尚未公布的線索。他被炒後可能暢所欲言。
第三,特朗普能否控制FBI也非常不樂觀。他說炒科米的原因是因為科米在FBI失去支持,但隨後FBI署理局長就說FBI上下對科米非常信任。特朗普與情報機關進一步關係緊張,對他更為不利。
作者是旅美歷史學者
[黎蝸藤]
科米4行動影響美大選結果
科米是去年美國大選中最關鍵的人物之一,至少有4個行動影響了大選的結果。
首先,在去年7月,他宣布FBI結束對希拉里私用電郵伺服器(「希拉里電郵門」)涉嫌泄密與私自刪除文件等指控的調查,得出了「希拉里極端不小心」,卻認為「沒有一個理性的檢控官會提出檢控」,隨後司法部據此不起訴希拉里。這被共和黨與特朗普指摘為「包庇」希拉里。希拉里因此掃清了競選總統的障礙。如果科米得出「起訴」的結論,民主黨很可能就會派出另一個人參選。
其次,在去年大選中,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電郵伺服器與希拉里的競選主席波迪斯塔的電子郵箱相繼被懷疑俄羅斯黑客攻破,大批電郵被「維基解密」公開,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希拉里的選情。科米領導的FBI負責這些案件,卻不斷任由這些郵件被散發,無所作為;大選後才宣布這是受普京指使的俄羅斯黑客所為。
第三,在選前11天,科米突然寫了一封信給國會,說在希拉里助手阿貝丁的丈夫維納的私人手提電腦中找到了「與『希拉里電郵門』有關」的郵件,並宣布將檢查它們與「希拉里電郵門」一案是否有關(二次電郵門),暗示了希拉里將有可能被起訴。於是選戰最後10天,在FBI招牌加持下,依據「維基解密」信件炮製的假新聞滿天飛,嚴重打擊希拉里的選情。但選前兩天,他又宣布沒有新發現。這證明此舉極為輕率,但負面影響已無法消除,希拉里最後輸掉與之關係極大。特朗普為此至少3次讚揚科米「做得好」。
第四,FBI在選前已偵察到特朗普團隊中有人與俄羅斯關係密切並展開調查,但對此一直沒有聲張,直到「二次電郵門」後,才被民主黨當時少數黨領袖里德爆料。選後,FBI才公開俄羅斯干涉大選的「真相」及特朗普「通俄」嫌疑。對比「二次電郵門」,民主黨指控科米「不公平」。
科米之舉、「二次電郵門」等嚴重違反了FBI政治中立的操守:FBI既是文官系統,本來就應該政治中立;FBI又屬於司法系統,更應遵守司法獨立。按照里德的說法,他已違反要求公務員中立的《哈奇法》(Hatch Act)。
特朗普炒科米私心極重
科米被炒似乎有理有據;但特朗普炒科米私心極重。首先,科米在奧巴馬的支持下,選後陸續公布大選期間有關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以及特朗普陣營在大選中「通俄」的調查。科米已經找出證據「普京指使俄羅斯黑客干涉美國大選」,也證明了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一直受外國僱用,只是目前似乎沒有證據顯示特朗普直接與俄羅斯聯繫。「缺失的環節」是若特朗普對其陣營的人「通俄」知情,那就可推斷其參與「通俄」,這成為下一階段調查關鍵,弗林則成為這個思路的突破點。一旦特朗普「通俄」,國會彈劾就不可避免了。
5月8日,司法部前副部長葉慈在國會作證,早在特朗普上任後一周內,她就告訴其法律顧問:弗林或已被俄羅斯脅迫,不可靠。而奧巴馬在選後第一次與特朗普會面已經告訴他,弗林這個人有問題。特朗普為什麼拖到2月才「要求」弗林辭職?是否意味其也參與「通俄」?弗林曾申請做污點證人上國會作證,更令人懷疑是否有更多內幕。5月9日,聯邦檢控官向弗林助手發出傳票,為調查弗林拉開法律序幕。這時炒科米,有極大嫌疑是為了阻止科米調查特朗普。
其次,誰要炒科米這個問題上,特朗普政府內部出現「羅生門」,更添疑雲。一開始白宮發出聲明:特朗普只是聽從了司法部長塞申斯的建議,而塞申斯又聽從了4月26日才上任的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的建議。根據建議信,科米在「希拉里電郵門」上的過失是解僱的原因,但特朗普多次說科米在「二次電郵門」上做得對。有報道,特朗普要塞申斯找個理由炒了科米;上周四他更在電視訪問時說,無論司法部是否建議炒科米,自己早已決定要炒他。白宮發言人隨即又強辯,兩種說法沒有矛盾。
第三,事態發展更印證了特朗普是銳意要炒科米的人。有消息,在他就任後曾與科米一起吃飯時,兩次要求科米對他「效忠」,但科米只答應對他「誠實」。特朗普對情報機關極為不滿,一再貶低情報機關,關係緊張。自特朗普上任後,白宮各類消息滿天飛。美國情報機關有「深喉」傳統,特朗普無法全部替換情報系統的人,若科米對他既不效忠又追查「通俄案」,對他極為不利。科米在被炒前還曾向司法部要求偵查「通俄案」的經費,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
為「通俄案」調查火上澆油
特朗普此舉,有如當年尼克遜「清洗」司法部,以為把調查自己的人炒了,就沒有人調查自己了。但炒FBI局長更敏感:司法部長是「一朝天子一朝臣」;FBI局長正常的期限是10年,不是新總統政治任命的職務。
白宮發言人說希望就此「忘記『通俄案』向前走」,但只會適得其反。
第一,解僱科米爭議巨大,只會為「通俄案」調查火上澆油。不但民主黨與共和黨反俄議員不會結束案件調查,只會施加壓力派出獨立檢控官。炒科米本身也可能引發彈劾,擴大戰線。
第二,科米肯定掌握一些尚未公布的線索。他被炒後可能暢所欲言。
第三,特朗普能否控制FBI也非常不樂觀。他說炒科米的原因是因為科米在FBI失去支持,但隨後FBI署理局長就說FBI上下對科米非常信任。特朗普與情報機關進一步關係緊張,對他更為不利。
作者是旅美歷史學者
[黎蝸藤]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