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要察覺自己患有睡眠窒息症不容易,通常要枕邊人提醒鼻鼾聲過大,才會去求醫和檢查。確診睡眠窒息症的檢查不簡單,因為病人間歇停止呼吸的情况未必晚晚出現,加上檢測時需佩戴大量儀器,令人難以入睡,並不易在一次半次的檢查中確診。香港初創公司belun開發專為潛在睡眠窒息症患者而設的監測指環,用家只要戴上指環睡覺記錄相關數據,再配合雲端數據分析,便可檢測出睡眠窒息症的風險,方便省時。
由於睡眠窒息症在睡眠期間發生,患者自己幾乎無法察覺。香港科技園創業培育計劃成員之一belun的行政總裁梁立慧(Lydia)解釋,現時懷疑自己有睡眠窒息症的病人,可以到醫院接受檢測,「但在檢測過程中,需要量度腦電波、心電圖、肌電圖、眼電圖等多項數據,要在求診者身上安裝大量電子儀器,令人難以入睡,所以可能要多次去醫院接受測試,才能確定有否患上睡眠窒息症。如果可以減省大量儀器、在家中安睡時測量,會方便好多」,因此公司開發的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亦以輕便易用為目標。
記錄心率、血含氧量
Lydia表示,監測指環分兩部分,「一是內置心率及血含氧量測量器的指環,另一部分則是內置電池及顯示屏的底座。用法相當簡單,只要佩戴指環睡眠,便能無間斷記錄心率、血含氧量,以及身體睡眠移動三個不同數據。記錄一晚數據後,將指環放回底座上,連接上網,將數據上載至伺服器分析,並計算出有沒有睡眠窒息症,如檢測結果為高危,便可到醫生處跟進。
Lydia解釋,血含氧量可準確顯示人的呼吸狀態,記者即場試戴,當閉氣時,數值即時下降,她解釋﹕「例如一般人正常的血含氧量為97%,但在監測過程中,發現用家的血含氧量跌至94%,而且維持10秒以上;加上心率上升,便會分析是否停止呼吸的狀態。如果一晚有一定次數判定為停止呼吸狀態,便好大可能患有睡眠窒息症。」至於檢測身體的活動量,主要是配合血含氧量及人工智能系統,找出「假缺氧」情况,以提高數據的準確度,「由於人在活動時,身體的血含氧量會下降,而出現所謂『假缺氧』的問題,在醫院一般都會用肉眼來判別,而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則用人工智能取代」。
通過FDA準確度測試
市面有不少智能手帶或手表,可測量佩戴者睡眠質素及心率等數據,但Lydia指這些手帶或手表的準確度,不足以測量用家有沒有睡眠窒息症。「大部分智能手帶或手表,只根據睡眠時身體的移動幅度,估計睡眠的質素,而就算有心率測量器,都只能每隔十秒或廿秒測量一次心率,更不會設有血含氧量測量器,所以未能準確記錄患者停止呼吸的時間或長度。而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內置紅外線測量裝置,能每秒計算心率及血含氧量,達到醫療級別要求,令數據更可靠。」
Lydia表示,產品已經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血含氧量準確度測試,之後便能取得出售認證,亦表示監測所得的數據,能供醫生作為判斷病情之用。而半年前開始,分別於香港和台灣的醫院進行臨牀測試,直至現時的數據指出,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與醫院的測試相比,能找出睡眠窒息症患者的準確度達到九成以上。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預計在今年十二月推出市面,會先與家庭醫生合作供病人使用,之後便會公開發售,售價約二千元。
網址:www.beluntech.com
文:勞耀全
圖:劉焌陶
feature@mingpao.com
由於睡眠窒息症在睡眠期間發生,患者自己幾乎無法察覺。香港科技園創業培育計劃成員之一belun的行政總裁梁立慧(Lydia)解釋,現時懷疑自己有睡眠窒息症的病人,可以到醫院接受檢測,「但在檢測過程中,需要量度腦電波、心電圖、肌電圖、眼電圖等多項數據,要在求診者身上安裝大量電子儀器,令人難以入睡,所以可能要多次去醫院接受測試,才能確定有否患上睡眠窒息症。如果可以減省大量儀器、在家中安睡時測量,會方便好多」,因此公司開發的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亦以輕便易用為目標。
記錄心率、血含氧量
Lydia表示,監測指環分兩部分,「一是內置心率及血含氧量測量器的指環,另一部分則是內置電池及顯示屏的底座。用法相當簡單,只要佩戴指環睡眠,便能無間斷記錄心率、血含氧量,以及身體睡眠移動三個不同數據。記錄一晚數據後,將指環放回底座上,連接上網,將數據上載至伺服器分析,並計算出有沒有睡眠窒息症,如檢測結果為高危,便可到醫生處跟進。
Lydia解釋,血含氧量可準確顯示人的呼吸狀態,記者即場試戴,當閉氣時,數值即時下降,她解釋﹕「例如一般人正常的血含氧量為97%,但在監測過程中,發現用家的血含氧量跌至94%,而且維持10秒以上;加上心率上升,便會分析是否停止呼吸的狀態。如果一晚有一定次數判定為停止呼吸狀態,便好大可能患有睡眠窒息症。」至於檢測身體的活動量,主要是配合血含氧量及人工智能系統,找出「假缺氧」情况,以提高數據的準確度,「由於人在活動時,身體的血含氧量會下降,而出現所謂『假缺氧』的問題,在醫院一般都會用肉眼來判別,而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則用人工智能取代」。
通過FDA準確度測試
市面有不少智能手帶或手表,可測量佩戴者睡眠質素及心率等數據,但Lydia指這些手帶或手表的準確度,不足以測量用家有沒有睡眠窒息症。「大部分智能手帶或手表,只根據睡眠時身體的移動幅度,估計睡眠的質素,而就算有心率測量器,都只能每隔十秒或廿秒測量一次心率,更不會設有血含氧量測量器,所以未能準確記錄患者停止呼吸的時間或長度。而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內置紅外線測量裝置,能每秒計算心率及血含氧量,達到醫療級別要求,令數據更可靠。」
Lydia表示,產品已經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血含氧量準確度測試,之後便能取得出售認證,亦表示監測所得的數據,能供醫生作為判斷病情之用。而半年前開始,分別於香港和台灣的醫院進行臨牀測試,直至現時的數據指出,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與醫院的測試相比,能找出睡眠窒息症患者的準確度達到九成以上。睡眠窒息症監測指環預計在今年十二月推出市面,會先與家庭醫生合作供病人使用,之後便會公開發售,售價約二千元。
網址:www.beluntech.com
文:勞耀全
圖:劉焌陶
feature@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