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滕建群:朝鮮半島:特朗普在做「高投入交易」?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15日 06:35
2017年05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特朗普總統在其1987年出版的《交易的藝術》一書中寫道:「我做生意的方式簡單又直接。我給自己定很高的目標,然後為此不斷付出,直到成功。有時候,可能所得比預想的少,但多數情况下我都能如願。」從今年2月初開始的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似乎應驗了特朗普總統這種商人的行事風格:他在下一盤高投入的棋。


競選期間,特朗普不止一次說「朝核問題,簡單」,「我可以和金正恩打個電話,或請他吃次漢堡,就可把問題搞定」。也許因為沒有公共服務經驗和從政閱歷,這種想法似乎把朝鮮核問題看得過於技術化。2月2日,特朗普的閣員首次出訪,直接奔韓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韓國一通鞏固美韓軍事同盟的表態,讓金正恩不再等特朗普的電話和漢堡。2月12日,朝鮮開始導彈試射。美韓隨後開始年度大規模軍演——「關鍵決心」和「鷂鷹」。


特朗普對朝政策看似真的簡單和直接,派出幾乎所有「大殺器」,擺出要對朝動武的姿態:戰略轟炸機、核動力攻擊潛艇、特種作戰部隊、航母戰鬥群。在不到一周時間裏,美戰略空軍兩次試射「民兵」導彈。表面看,美國是在進行導彈測試,但特朗普顯然在向朝鮮示威,一旦動用核武器,美願意用「三位一體」核力量來與朝鮮拼「核刺刀」。


美分化中國與半島兩國

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特朗普對華也態度模稜兩可:他說,中國對朝鮮施壓不夠,如果中國不願管朝鮮事務,美可「單幹」,意思是對朝動武;另一方面,特朗普又對中國大加讚賞,認為中美步調一致共同對付朝鮮。中美元首會晤後,特朗普更是大加「捧殺」中國。其實,中國對朝政策沒發生根本變化,中國繼續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堅持維持朝鮮半島的穩定與和平、堅持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


特朗普為何一邊嫌中國施壓不夠,一邊大讚賞中國?這裏面隱含着美國在朝問題上的圖謀,即通過造成「中美共治朝鮮」假象,離間中朝關係,讓朝鮮由中國友邦變成反華前哨。


從近年來對朝鮮半島政策來看,美國採取了分化中國與半島兩個國家的做法,利用薩德的部署離間了中韓關係。這一輪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則惡化了中朝關係。朝方連續發文,指摘中國,要中國「不要再亂砍朝中關係支柱」。


試想:如果朝鮮帶槍投靠美國,半島會有什麼樣的格局?美國的下一個目標是誰?數萬美軍是否還有必要部署在東北亞地區?恐怕這已經不是朝核所能回答的簡單問題。


特朗普藉緊張局勢投子佈勢

特朗普所言「一個電話、一個漢堡解決朝鮮問題」,表明他是願意解決這個問題的。入主白宮後,美國曾經與朝鮮有個約會,希望3月1日在美國舉行司局級官方對話。2月中旬,一名朝鮮人在馬來西亞被殺,美國國務院決定不再給朝鮮代表團發放簽證,這次約會被迫取消。因此,我們可以斷定,特朗普總統是願意與朝方做一筆生意的。


4月下旬開始,美國總統、國務卿等政府官員放風:美並不是要滅朝鮮領導人,美國也不是要對朝鮮動武。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重提,可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見面,並認為金是一個很聰明的年輕人。特朗普政府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在保持強大軍事壓力下,讓中國繼續壓制朝鮮,而美國則又對朝鮮示好,明眼人明白:美國是在讓中國做惡人,自己則從中獲得利益。


特朗普總統在朝鮮半島做一場「高投入的交易」:政治打壓、經濟制裁、外交孤立和軍事威懾,美國的十八般兵器悉數登場,他下的本錢很多。同時,美國還在韓國繼續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向朝鮮領導人示好。這已不單是核彈技術問題。特朗普總統是在藉半島緊張局勢投子佈勢。如果此舉能把朝鮮拉入懷中,那肯定要比朝鮮棄核所帶來收益高許多。


大敵當前 須棄私利

問題是,朝鮮擁核彈已違背國際條約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其核彈能力對地區安全和穩定已構成直接現實的威脅。大敵當前,有關國家必須放棄私利,一起應對這些威脅,而不是藉機「撈利潤」。


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

[滕建群]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