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其實「大和解」這個口號,自九七之後,偶爾都在政治新聞再聽數遍,不是北京跟泛民大和解,就是泛民與建制大和解。老掉牙的字眼,但總會把當時的民意弄得眾聲喧嘩;但明眼人一看就知,即使神女有心,但襄王依然無夢。
現時在民生議題上,泛民與建制仍會間中合作,力圖爭取政府讓步,修改政策。可是政治鬥爭不斷,就令一切好事變成壞事,泛民建制難以在議題有更大合作空間,最終令政策難有空間改動。在市民利益的層面,這些合作是必要和必須的,更不需要什麼和解才可促成的。
和解本身,其實極需要當權者有自我修正的意志,將錯誤的決策改正過來,同時交代當時一切決策和行動的真相,才能促成不同陣營、不同立場的人和解。如今,政府對8.31決定毫無讓步,港人利益未得到完全的保障,連討論空間都沒有時,又談何真相與和解?
在特首選舉過後,我們整體社會的氣氛仍趨「休養生息」的方向,要溝通、要不斷討論。但這些溝通、討論,最後要帶我們到哪個方向?似乎在特首選舉過後,非建制光譜仍未有認真地檢討和思考。而這種無定向的方向,才是大家都需要擔心的事。
在這種抗爭乏力的情况下,大家其實需要思考在現時爭取到一些實質轉變,令不同朋友都重視獲得充權,從而令人感受到一步一腳印的爭取下,確實會帶來實淨的改變。在社區層面出發,再思考體制、經濟、國際面向,如何可以利用到民間的力量、香港的特定地位和角色,為未來的香港前途創造更大的條件,為香港不同世代均可發揮所長、自立自強。
作者是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張秀賢]
現時在民生議題上,泛民與建制仍會間中合作,力圖爭取政府讓步,修改政策。可是政治鬥爭不斷,就令一切好事變成壞事,泛民建制難以在議題有更大合作空間,最終令政策難有空間改動。在市民利益的層面,這些合作是必要和必須的,更不需要什麼和解才可促成的。
和解本身,其實極需要當權者有自我修正的意志,將錯誤的決策改正過來,同時交代當時一切決策和行動的真相,才能促成不同陣營、不同立場的人和解。如今,政府對8.31決定毫無讓步,港人利益未得到完全的保障,連討論空間都沒有時,又談何真相與和解?
在特首選舉過後,我們整體社會的氣氛仍趨「休養生息」的方向,要溝通、要不斷討論。但這些溝通、討論,最後要帶我們到哪個方向?似乎在特首選舉過後,非建制光譜仍未有認真地檢討和思考。而這種無定向的方向,才是大家都需要擔心的事。
在這種抗爭乏力的情况下,大家其實需要思考在現時爭取到一些實質轉變,令不同朋友都重視獲得充權,從而令人感受到一步一腳印的爭取下,確實會帶來實淨的改變。在社區層面出發,再思考體制、經濟、國際面向,如何可以利用到民間的力量、香港的特定地位和角色,為未來的香港前途創造更大的條件,為香港不同世代均可發揮所長、自立自強。
作者是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張秀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