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解僱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不少評論都將今次事件,與前總統尼克遜開除「水門案」特別檢察官考克斯的「周六夜大屠殺」相提並論,認為炒人的真正原因,是科米和FBI堅持調查俄羅斯涉嫌干預美國大選暗助特朗普。特朗普政府就開除科米解畫,說法牽強,前言不對後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獨裁管治風格令人心寒。掩飾醜聞隨時比醜聞本身更糟糕,尼克遜和另一前總統克林頓已先後受過深刻教訓,然而為政者大權在握,最易犯的錯誤,就是目空一切,不負責任為所欲為。今次特朗普革除科米,嚴重損害執法機關的獨立性,長遠對法治禍患無窮。
炒FBI局長理據不足
阻查俄羅斯門嫌疑大
FBI隸屬行政機關,由司法部管轄,運作大致獨立,惟美國國會承認,理論上總統有權「在任何時候,以任何他認為合適的理由開除FBI局長」。不過回顧歷史,只曾試過有一名FBI局長,因為道德操守出問題,被揭濫用公帑外遊,遭時任總統克林頓辭退。數十年來,華府存在一條不成文規矩,就是FBI局長一做十年,不會隨總統換屆而改,除非理由充分,否則不可隨便革職,以確保FBI辦案獨立公正。自水門事件後,歷任總統無論有多大麻煩,都甚少公然與FBI局長對着幹,以免被指干預調查,今次科米被辭退,可謂史無前例。
特朗普聲稱,革除科米是因為他已不能「有效領導」FBI,必須另覓人選「重建公眾對FBI信任」,他是根據司法部長塞申斯和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的建議炒人。羅森斯坦的備忘文件稱,科米調查希拉里電郵門醜聞失職,多次犯錯,打擊了FBI的公信力,云云。然而諷刺的是,去年10月科米宣布發現一批電郵,疑與希拉里有關,需要再作調查檢視時,特朗普曾大讚FBI有勇氣有擔當,可望「重拾公信力」;縱觀羅森斯坦的備忘文件,未見有新證據顯示科米犯了之前不為人知的重大錯誤。現在白宮忽然搬出舊材料作為炒人理據,可謂全無說服力。
白宮發言人揚言「FBI人員已對科米失去信心」,未料FBI署理局長隨即表示科米在局內廣獲支持,狠摑白宮一記耳光。起初特朗普聲稱,他是根據正、副司法部長建議炒人,後來卻說,不管司法部是否建議,「我很久前已計劃這樣做」,更是前言不對後語。科米因「莫須有」罪名革職,民主黨人懷疑與他堅持調查「俄羅斯門」有關。美國輿論一直質疑,俄羅斯干預去年美國大選暗助特朗普,除了借助黑客之力,還與特朗普團隊暗中聯繫。特朗普親信弗林便因為涉嫌隱瞞去年與俄國大使接觸,私談解除制裁問題,被迫辭任國家安全顧問;司法部長塞申斯亦因為捲入事件,需要避席一切相關調查。
雖然特朗普一直否認「私通俄國」,反指奧巴馬政府在大選期間秘密監聽紐約特朗普大廈,不過科米反駁有關指控全無憑據。過去數周,特朗普政府曾多次要求FBI加緊調查「竊聽案」,惟科米不為所動。近日他還向司法部要求增撥人手資源,調查「俄羅斯門」。這是否科米被炒的導火線,外界不得而知,惟塞申斯竟然未有避嫌,建議革除科米,明顯大有問題;特朗普在革職信無緣無故提及「俄羅斯門」,感謝科米3次在不同場合「告知我沒受調查」,又趁電視訪問重複有關說法,趁機向國民強調自己清白,惟如此公開調查內情,做法亦不妥當。
掩飾可比醜聞更糟糕
尼克遜克林頓成前科
《紐約時報》稱,今年初特朗普曾在一次晚宴上,要求科米向他「效忠」,惟科米僅說會向總統「誠實」。特朗普砌辭革除科米,暴露的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思維,不僅有阻撓「俄羅斯門」調查之嫌,長遠更可能令執法工作變得政治化,危害法治基石。不少評論關注下任FBI局長人選,設若特朗普任命的是紐約前市長朱利亞尼等盟友,勢必惹來非議;即使他起用政治爭議較少的人接任,外界也難免懷疑新局長會否因為「前車可鑑」,不敢向總統挺直腰板,令FBI的公信力和獨立性受損。為確保「俄羅斯門」調查公正,最理想是由國會任命獨立檢察官跟進,然而目前國會由共和黨控制,成事機會渺茫,特朗普會否因此更加明目張膽為所欲為,值得關注。
無論是尼克遜的水門案,還是克林頓遭受國會彈劾,都說明掩飾醜聞的後果,隨時可能比醜聞本身更嚴重。尼克遜為求掩飾竊聽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陰謀,濫用職權阻撓調查,最終被迫下台;克林頓為求掩飾與白宮見習生萊溫斯基的性關係,向大陪審團作假證供,涉嫌妨礙司法,險遭彈劾下台。1973年的「周六夜大屠殺」,尼克遜不惜一切革除特別檢察官,惟未能阻止水門案調查;今次科米遭革職,也不代表「俄羅斯門」調查會就此告終。FBI華盛頓總部大樓的庭院有一座雕塑,底座上刻着「Fidelity Bravery Integrity」(忠誠、勇敢、正直),只要是有良心的FBI探員,相信都會銘記這句座右銘。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炒FBI局長理據不足
阻查俄羅斯門嫌疑大
FBI隸屬行政機關,由司法部管轄,運作大致獨立,惟美國國會承認,理論上總統有權「在任何時候,以任何他認為合適的理由開除FBI局長」。不過回顧歷史,只曾試過有一名FBI局長,因為道德操守出問題,被揭濫用公帑外遊,遭時任總統克林頓辭退。數十年來,華府存在一條不成文規矩,就是FBI局長一做十年,不會隨總統換屆而改,除非理由充分,否則不可隨便革職,以確保FBI辦案獨立公正。自水門事件後,歷任總統無論有多大麻煩,都甚少公然與FBI局長對着幹,以免被指干預調查,今次科米被辭退,可謂史無前例。
特朗普聲稱,革除科米是因為他已不能「有效領導」FBI,必須另覓人選「重建公眾對FBI信任」,他是根據司法部長塞申斯和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的建議炒人。羅森斯坦的備忘文件稱,科米調查希拉里電郵門醜聞失職,多次犯錯,打擊了FBI的公信力,云云。然而諷刺的是,去年10月科米宣布發現一批電郵,疑與希拉里有關,需要再作調查檢視時,特朗普曾大讚FBI有勇氣有擔當,可望「重拾公信力」;縱觀羅森斯坦的備忘文件,未見有新證據顯示科米犯了之前不為人知的重大錯誤。現在白宮忽然搬出舊材料作為炒人理據,可謂全無說服力。
白宮發言人揚言「FBI人員已對科米失去信心」,未料FBI署理局長隨即表示科米在局內廣獲支持,狠摑白宮一記耳光。起初特朗普聲稱,他是根據正、副司法部長建議炒人,後來卻說,不管司法部是否建議,「我很久前已計劃這樣做」,更是前言不對後語。科米因「莫須有」罪名革職,民主黨人懷疑與他堅持調查「俄羅斯門」有關。美國輿論一直質疑,俄羅斯干預去年美國大選暗助特朗普,除了借助黑客之力,還與特朗普團隊暗中聯繫。特朗普親信弗林便因為涉嫌隱瞞去年與俄國大使接觸,私談解除制裁問題,被迫辭任國家安全顧問;司法部長塞申斯亦因為捲入事件,需要避席一切相關調查。
雖然特朗普一直否認「私通俄國」,反指奧巴馬政府在大選期間秘密監聽紐約特朗普大廈,不過科米反駁有關指控全無憑據。過去數周,特朗普政府曾多次要求FBI加緊調查「竊聽案」,惟科米不為所動。近日他還向司法部要求增撥人手資源,調查「俄羅斯門」。這是否科米被炒的導火線,外界不得而知,惟塞申斯竟然未有避嫌,建議革除科米,明顯大有問題;特朗普在革職信無緣無故提及「俄羅斯門」,感謝科米3次在不同場合「告知我沒受調查」,又趁電視訪問重複有關說法,趁機向國民強調自己清白,惟如此公開調查內情,做法亦不妥當。
掩飾可比醜聞更糟糕
尼克遜克林頓成前科
《紐約時報》稱,今年初特朗普曾在一次晚宴上,要求科米向他「效忠」,惟科米僅說會向總統「誠實」。特朗普砌辭革除科米,暴露的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思維,不僅有阻撓「俄羅斯門」調查之嫌,長遠更可能令執法工作變得政治化,危害法治基石。不少評論關注下任FBI局長人選,設若特朗普任命的是紐約前市長朱利亞尼等盟友,勢必惹來非議;即使他起用政治爭議較少的人接任,外界也難免懷疑新局長會否因為「前車可鑑」,不敢向總統挺直腰板,令FBI的公信力和獨立性受損。為確保「俄羅斯門」調查公正,最理想是由國會任命獨立檢察官跟進,然而目前國會由共和黨控制,成事機會渺茫,特朗普會否因此更加明目張膽為所欲為,值得關注。
無論是尼克遜的水門案,還是克林頓遭受國會彈劾,都說明掩飾醜聞的後果,隨時可能比醜聞本身更嚴重。尼克遜為求掩飾竊聽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陰謀,濫用職權阻撓調查,最終被迫下台;克林頓為求掩飾與白宮見習生萊溫斯基的性關係,向大陪審團作假證供,涉嫌妨礙司法,險遭彈劾下台。1973年的「周六夜大屠殺」,尼克遜不惜一切革除特別檢察官,惟未能阻止水門案調查;今次科米遭革職,也不代表「俄羅斯門」調查會就此告終。FBI華盛頓總部大樓的庭院有一座雕塑,底座上刻着「Fidelity Bravery Integrity」(忠誠、勇敢、正直),只要是有良心的FBI探員,相信都會銘記這句座右銘。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