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元區債務危機一浪接一浪,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暗示,歐洲央行可能大幅擴大購買政府債券的規模,以壓低歐元區國家不斷飈升的借貸成本。這意味歐洲或將再效法美國推行量化寬鬆(QE)政策,透過變相印鈔的非常手段阻止新的債務骨牌倒下。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特里謝周二在歐洲議會發言時警告,市場不應低估歐洲解決不斷升級的歐元區危機的決心。他說,他不願在「現階段」就債券計劃置評,但該計劃「仍在進行中」,其未來將由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的22名委員決定。歐央行執委會今天將在法蘭克福開會。
執委會今開會商討
歐洲央行在今年5月為應對希臘危機而推出過買債計劃,但由於內部存在爭議,自5月以來,歐洲央行僅拿出了670億歐元購買債券。《金融時報》指出,新一波危機的迅速蔓延正令歐洲央行內部辯論焦點發生變化,該機構現在可辯稱,歐元區政府借貸成本遠遠偏離基本面因素,說明市場運轉失靈,因此加大干預力度是有道理的。
事實上,隨着債務危機波及意大利與西班牙等大型經濟體,金融市場愈來愈認定,歐洲央行是唯一擁有足夠財力緩解危機的機構。花旗首席經濟師布特(Willem Buiter)說﹕「歐洲央行的參與勢將增加」。他預期在歐洲央行支持下,歐元區政府可創立足以提供2萬億歐元貸款的新援助基金。Evolution Securities固定資產部主管詹金斯(Gary Jenkins)則稱,歐洲央行可透過購買1萬至2萬億歐元債券來實施「真正的量化寬鬆」,「這在政治上可能不受歡迎,但卻是即時打造防火通道的方法」。
說服德國支持有難度
歐洲央行大規模買債的一大阻力是這會令其核心政策目標——維持價格穩定受到威脅。特里謝一直堅持歐洲央行買債行動與美國並不一樣,「不屬於量化寬鬆」,理據是它買債時會在金融市場抽走同等價值的資產以中和任何的通脹風險。但有分析員指出,歐洲央行並非每周都可以抽足與其買債量相同的流動性,一旦買債規模大幅增加,它將更難抽走足額資產。
德國央行行長韋伯曾公開反對大規模買債,德國總理默克爾亦曾高調抨擊美國的QE2,如何說服德國支持,將是令特里謝頭痛的難題。此外,美國的QE2效用未明,可能令歐洲內部對量化寬鬆有所顧慮。央行實施量化寬鬆的主要目標是壓低利率,刺激消費和投資活動,但美國QE2實施了大半個月,10年期國債上月卻錄得自去年12月以來最差單月表現,孳息升了20個基點。
巿場反應正面 歐元反彈
歐洲央行可能出手消息傳出後,歐洲股市在跌至8周低位後找到支持,英法德股市昨日回升逾1%至2%。歐元亦反彈逾1%,兌美元重上1.31水平。分析指歐元近期跌勢太急,出現反彈空間。此外,歐盟官員正籌劃提前對銀行進行第二輪壓力測試,以圖挽回市場信心。歐盟今年夏天對91家歐洲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但愛爾蘭危機嚴重侵蝕了其可信性,兩家當時通過測試的愛爾蘭大型銀行便可能被政府接管,令市場質疑歐盟當時低估了部分銀行的潛在風險。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