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永鈞:為什麼中國會「限韓」不「限日」?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15日 06:35
2017年03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早前,韓國樂天集團和韓國政府達成換地協議,這就意味着薩德系統將加快部署,而之前在國內炒得「熱騰騰」卻還沒有正式發布的「限韓令」只怕也成真。


在「限韓令」之下,各大電視台及娛樂公司限制韓國節目在中國播放,以及韓國藝人在中國演出。目前,中國政府否認禁令的存在,但各大電視台及娛樂公司的行動一致,中國政府在「限韓令」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只是由於薩德系統還沒有正式完成部署,為免撕破臉皮,因此直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還沒有正式把「限韓令」公布出來。然而薩德系統一旦完成部署的話,相信「限韓令」不但會從「潛規則」轉變成「白紙黑字」的公文,而且影響範圍也會從娛樂圈擴展至其他業務。


取決於對華經濟影響和安危威脅

相信會有人質疑為何「限韓」而不「限日」?首先,中韓兩國雖有歷史過節,卻談不上仇恨。相反,中日和日韓不但有歷史過節,甚至說得上是「切骨之恨」。更何况,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純粹是針對朝鮮,而非中國(當然,美國真正想對付的是中國而非朝鮮),這一點中國是完全明白的,只是不說破而已。中韓的海上爭議也只集中於捕魚權,並不涉及領土主權衝突,而且韓國在外交上並沒有任何針對中國的舉動。在情在理,也不該針對韓國。相反,中日因東海及釣魚島的主權爭議僵持不下。此外,日本不斷挑動南海國家跟中國作對,甚至在南海漸趨平靜後,也想方設法地在該處掀起風浪。日本死心不息地找中國麻煩,顯然是想削弱中國,使自己得以再次成為「東亞龍頭」。一個處處跟中國作對的日本比起一個只想自保的韓國更可恨,也更該被針對,可是中國大陸卻「限韓」不「限日」?主要是取決於日韓兩國對華經濟的影響程度,以及她們的做法對華安危的威脅程度。


日本是對華投資最多的國家。中國的經濟發展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依靠外資以及外貿,其中工業就約佔中國GDP(本地生產總值)的四成。大部分來自日本的投資者都把資金投放於工業。去年日本大規模撤廠便引起國內的恐慌,主要是擔心資金以及技術的流失。相反,韓國對華投資的規模遠不及日本,技術也和日本有一定的距離,「三星事件」更進一步毁了韓企在國人心中的形象。若然韓企撤華的話,對中國雖有影響,殺傷力卻難以和日企相提並論。也就是說,「限韓」需付出的代價遠低於「限日」。


中國抗議 合情合理

韓國和日本不同,她並無害華之心。然而,薩德的部署卻使中國境內的大半領土置身於美國的監視之下,一舉一動皆掌握於美國手中,威脅程度遠非日本的小動作所能相比。也許有人會說韓國有權保衛自己國家,但問題在於她不能因此使無辜的第三者捲入其中。就如一個人有權裝置監視系統保護自己的家園,但若然監視系統把鄰居的私隱拍下來的話,這是為法理所不容的。因此,中國的抗議並非無理取鬧,而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國際社會一切皆以政治及國力為主,並非「先法制,後政治」的公民國家。中國的抗議再合乎法理,也於事無補。在無計可施的情况下,「限韓」已是眼下表明態度的唯一可選之法了。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