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潘迪藍:朝鮮局勢緊張 暴露中美裂痕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13日 06:35
2017年03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朝鮮在過去25年都有朝日本方向發射導彈,過去10年亦有進行核試,但投資者基本上一直都不理會朝鮮局勢風險。他們這種「樂觀」態度基於兩個觀察。首先,朝鮮的遠程攻擊能力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真正談得上可靠。其次,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大國形成統一戰線,遏制朝鮮政權。然而,過去幾年,這兩個因素已有些變化。因此,朝鮮引發的政治風險只會不斷增加。


上星期,朝鮮就向日本方向發射了4枚中程導彈。今年1月,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更宣布,該國很快就能夠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去年9月,朝鮮進行了其第五次地下核試,威力超過之前4次,大約相當於美國1945年8月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的兩倍。因此,當朝鮮某天能夠在其洲際彈道導彈裝上核彈頭時,它將核彈頭射到美國大陸,就不再是天方夜譚。


由於朝鮮對美國及其盟國的威脅正日益增長,美國被迫要採取一些措施來控制這種威脅。但麻煩的是,任何這類措施都一定會引起中國大陸的反感,暴露了美國和中國這兩個超級大國在處理朝鮮問題方面的共同利益十分脆弱,甚至有些是假象。


部署薩德防禦系統 矛盾白熱化

傳統智慧一直認為,壓制擁有核武器的朝鮮的威脅,需要美國和中國大陸合作,因為後者是朝鮮的最後援助者和保護者。但事實是,美日韓軍事同盟令中國大陸產生很大的猜疑,比它對朝鮮的猜疑更甚。上星期,這一點就表露無遺。中國沒怎樣批評朝鮮發射導彈,反而強烈批評韓國同意美國在其境內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THAAD)。雖然美國和韓國聲稱,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只是用來防範朝鮮的核威脅,但中國卻認為,美韓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實際目的是抵消中國的核武威脅,阻撓中國崛起。美國上星期一將薩德導彈防禦系統的第一批組件運到韓國之後,中國外交部警告說,美國和韓國將要面臨「後果」,韓國旅遊業及在中國經營的韓國公司,已經開始感到壓力。


相比之下,中國近期對朝鮮的批評腔調卻溫和得多。對於朝鮮試射導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周四只是提出,朝鮮停止試射導彈和停止核試,來換取美韓停止聯合軍事演習。對中國來說,這樣的結果是雙贏。但實際上,王毅的建議與朝鮮較早時提出的建議大致相同。由於朝鮮以往曾有多次違反協議的前科,美國對其建議不感興趣,早已經拒絕了。


沒更好選擇 中國唯有保護朝鮮政權

事實上,對於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來說,亦沒有多大誘因可以令他停止試射導彈和停止核試,因為他已經消除了所有潛在的挑戰者,包括2月13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被暗殺的同父異母兄長金正男,金正恩的政權已經非常穩固。


隨着朝鮮經濟因為小幅度的自由化而出現改善,身處統治階層的精英只要繼續效忠金正恩,他們就可以享受到高標準的物質生活水平。自負的金正恩很可能相信,發展核武器既可以增強其政權在國內的合法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和外國談判時的籌碼。金正恩也認為自己沒有義務要安撫中國。


上月中國曾宣布停止進口朝鮮的煤炭,影響了朝鮮的主要硬貨幣來源。近幾年,煤炭佔了朝鮮總出口的34%至40%,當中大部分都是出口到中國。中國暫停進口朝鮮煤炭的禁令,其實只是執行聯合國在去年11月達成的制裁決議。雖然這禁令顯示了中國對金正恩一連串舉動的不滿,但它並不意味中國已改變保護朝鮮政權的政策。2月28日,朝鮮副外交部長李吉成訪問中國。這其實是中國對朝鮮關係的典型模式──稍為對它訓誡之後,又會緩和雙方的關係。


美已沒興趣跟朝鮮再談

北京的做法表明,儘管朝鮮不聽勸告,擺出一副挑釁的態度,它仍然決定協助金氏政權維持下去。簡單來說,這是因為中國官員覺得,任何其他選擇都是不可接受的。他們相信,朝鮮現政權一旦倒台,朝鮮半島就會被韓國政府統一,或者出現混亂。前者意味着,駐韓美軍將會推進至中朝邊界附近,威脅到中國的東北部。而後者則意味着,大批朝鮮難民將會越過鴨綠江湧入中國境內。因此,中國認為,與那些不可接受的選擇相比,它寧願繼續與這個好戰的鄰居共處。


所以,中國大陸可以勉強接受到維持現狀,但美國就不可以。因此,過去幾年,朝鮮一直發展其大殺傷力武器,中國基本上都只是停留在口頭譴責。愈來愈多美國外交政策專家警告,朝鮮已成為美國在安保問題方面的最迫切挑戰。特朗普政府初期看來處處針對中國,但它現在可能已發覺,朝鮮才更加值得它迫切憂慮。美國正在檢討一系列回應朝鮮近期行動的方案,但卻缺乏好的選擇。


美或制裁跟朝鮮有關華企

雖然美國可以先發制人地發動空襲,但這卻很難完全摧毀朝鮮所有的核設施和導彈設施。因為一方面,那些設施很多都是深埋地下;另一方面,朝鮮最新的導彈都是採用固體燃料的,更加容易移動和隱藏。與此同時,朝鮮長期的孤立和自給自足,亦令到美國沒有什麼槓桿可以破壞其政權穩定性。若要在聯合國通過更多制裁,則需要中國同意。但中國明顯希望,任何新制裁的傷害性不會太大。


至於中國方面,則正在敦促美國與朝鮮進行直接談判。但是,朝鮮以往曾經多次違背以前的協議,令美國對這個建議興趣不大。據報道,美國早前曾向朝鮮官員發出入境簽證,以便雙方進行秘密談判。但在馬來西亞的暗殺事件之後,秘密談判的希望已成泡影,美國取消了那些入境簽證。


可是,美國若毫無行動,又更加不可接受。美國最可行的選擇,可能是對朝鮮進行一些單方面的制裁,同時又對一些它認為有支持朝鮮的中國企業進行制裁。這樣的舉動肯定會引致中國強烈抗議,甚至對美國企業進行一些報復行動,但可能不至太嚴重。不過,隨着朝鮮繼續推行其大殺傷力武器計劃,中美關係因為朝鮮問題而出現的裂縫,將會擴大至難以掩蓋。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