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安聯鍾秀霞:港股上半年表現料勝下半年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13日 18:35
2017年03月13日 1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安聯投資高級基金經理鍾秀霞認為,即使外圍因素短期可能利淡,惟內地上半年經濟增長回穩,帶動企業盈利向好,料可支持港股期內穩中有升,故近日港股調整反而屬低吸良機,當中,她看好汽車、電子商貿、環保、內險及科技五大板塊。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於上期封面故事預測,內地2月生產物價指數(PPI)高見7.7%後,便屬今年高位,跟着就會見頂回落,而中央像過去幾個月一樣靠推高通脹拉動名義經濟增長率的邊際效益亦會遞減,故他期望中央加快改革,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外圍變數仍多 短期調整未完
結果國家統計局於上周四公布,2月內地PPI按年增長7.8%,較朱海斌的預測更高,同時亦反映了今年餘下時間回落機會更大,受數據影響,恒指當日隨即大跌280點或1.2%,多隻資源股及工業股股價更大跌(見另稿)。
上周五有重組消息的九倉(0004)引領地產股全線上揚,加上重磅股騰訊控股(0700)及友邦保險(1299)亦向好,抵消傳統中資股的跌勢(當日國指下跌0.3%),帶動當日恒指上升67點或0.3%,全周計則微升不足0.1%,幾乎原地踏步。
鍾秀霞接受訪問時分析,由於預期今年內地經濟增長回穩,故她年初已預期港股今年有好表現,惟由於大市「過去兩個多月已完成全年目標升幅的大部分」,故她認為,假如港股進一步調整,才有機會讓她考慮是否增持,她又羅列一些短期利淡的外圍因素,「美國本周料會加息,加上特朗普的貿易保護措施何時出台亦是未知之數。而且荷蘭亦將於本周舉行大選,假如由脫歐派勝出的話,料將觸發歐元新一輪的貶值潮,由於歐元在人民幣參考的一籃子貿易貨幣中佔比不低,屆時人民幣會否有進一步的貶值壓力呢?這又會否導致另一輪的資金外流呢?」
受惠內地樓價升 汽車股踩油再上
雖然鍾秀霞預期港股短期內有機會繼續調整,惟她對上半年市况卻相對樂觀,「我們對內地上半年的經濟表現仍有信心,相信即使短期出現波動,中央亦會推出新政策,致力穩定經濟增長。但踏入下半年後,內地經濟增長料放緩,加上屆時料出現較多政治局常委更替的新聞(編按:外界普遍估計,由於年齡問題,中共權力核心現任7名政治局常委中,於十九大後只有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克強留任),所以下半年港股的不確定性會增加,上半年表現相對會較好」。
電子商貿增長快 吼龍頭股
既然港股在上半年仍有不少賺錢機會,當中,鍾秀霞看好汽車股、電子商貿股、環保股、內險股及科技股,並且逐一點評,「今年以來消費股表現不錯,原因之一是去年基數較低,只要略為出現補充存貨(Restocking)情况,銷售按年便有所改善。另外,過去12至18個月內地樓價表現很好,帶來財富效應,業主花錢亦自然比較闊綽。在此板塊中,我們看好汽車股,尤其是奢侈品牌的汽車股,因為其受惠於消費升級,市場佔有率有上升空間;而且隨着樓市銷售升溫,買樓很自然便會買車。但我們不看好新能源汽車股,因為其銷售表現主要靠政府補貼,在今時今日邁向市場化的中國,大部分靠補貼的行業均難以持續,因為將來補貼只會減不會加,其日後的銷售表現便難以預測」。
環保股垂直整合成大贏家
「我們亦鍾意龍頭電子商貿公司,因為該市場增長仍然很快。相對之下,我們對於傳統零售行業仍然比較審慎,原因是即使零售銷售有所增長,仍然要面對電子商貿帶來的衝擊,市場佔有率繼續下跌。很多零售品牌都希望轉型發展由線下到線上(Offline to Online)業務,但其線下業務面對的壓力仍然存在,有關銷量及價格繼續下跌,為利潤帶來龐大壓力;另外,百貨股繼續面對很大挑戰,行業的結構性增長機會仍未出現。」
「由於霧霾及其他污染問題嚴重,中國政府一定會聚焦環保問題,現正召開的人大政協兩會亦多次提及環保議題,所以我們亦繼續看好環保股。當中,本港上市公司以下游營運商為主,A股上市的則主要是上游設備股,後者的好處是只要行業蓬勃,訂單可以增長很快,相反亦然,故其盈利及股價比較波動,亦特別適合A股投資者。內地環保項目營運商,理論上可由某一項目取得未來20至30年的現金流,但問題是中國法規並不十分清晰,收費透明度低,而且隨時收不到錢,故此存在一定政策風險,令其對比國際同業估值出現折讓。我想特別提出一點,未來營運商及設備商將趨向整合,因為營運商均希望自行研發設備以節省上游的供應商成本,設備商均爭取向下游出發直接取得項目賺取更多利潤,只要某一公司具備執行能力,便可成為行業垂直整合的贏家。」
債息回升利內險投資回報
「在大型板塊中,我們亦喜歡內險股,原因之一是其股價去年大幅跑輸大市,即使今年以來略為回升,目前估值仍然相對低。我們預計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短期傾向緊縮,換言之,貨幣市場的短期利率將繼續向上,不同年期的中國國債孳息率亦會繼續升,有助內險股找到回報率較高的投資項目……至於值得投資的科技股,不止近年一直備受市場追捧的龍頭科網股,亦包括設備股。目前中國政府正在推動智慧城市、物聯網及人工智能,在建設這些高新科技的硬件的時候,為整個科技產業鏈也有帶來新增需求。」
[封面故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