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少陽:月底前還看科技股汽車股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13日 06:35
2017年03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就業數據遠超預期,加上聯儲局主席耶倫女士極力游說,市場上周終於100%相信本周三晚(3月15日)美國聯儲局議息後將加息0.25厘。在加息預期升溫下,美匯先升後跌,債券及房託回落,主要股市整體表現平穩,資金並沒有撤出股市之意,只是從不同行業之間換馬。展望本周,預期港股上落市格局不變,惟本欄維持去年底至今看法,預期今年港股主調仍然是大漲小回,任何回調應該是加碼入市的機會。


近年環球股市表現愈來愈一體化,不同股市之間的表現差異,很大程度上乃反映其股市指數不同行業分佈的比重。


科技股跑贏 港股騰訊獨強

港股表現落後於環球主要成熟市場,主要是因為近年表現不濟的金融及資源股佔了較大的比重;帶動美股持續多年上升的科技龍頭股,港股只得騰訊(0700)獨撐大市,孤掌難鳴。


騰訊以外,受惠於環球低息,類近定息工具的本港上市房託及公用股,近年表現亦屢創新高。惟在美國加息預期升溫之下,這類股份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預期將受惠於加息周期的國際銀行及保險股,惟在匯控(0005)及渣打(2888)公布了不如人意的成績表後,股價正在回氣。由於兩者過去大半年累積升幅不小,或須再消化多一段時間。


日本股市 潛力不容忽視

至於受惠於全球再通脹的商品股,惟由於早前炒家囤積居奇的情况非常普遍,上周借油價產量回升而同步回落。經過上周一役,預期短期之內股價將受制於近期高位,未必能在本季餘下時間帶領大市向上。


然而,相關資源股除了受惠全球再通脹之外,過去兩年大陸的供給側改革亦漸見成效,大幅減少不同行業之間的過剩產能問題,當中去產能最為戮力的,主要有鋼鐵、水泥及多種有色金屬。預期今年餘下時間,在經過今輪調整之後,仍然有機會再創年內新高。


不過,年初至今備受投資者冷落的日本股市,其潛力亦不容忽視。日本作為美國在遠東地區的主要盟友,外表極像貿易保議主義者的特朗普,雖然在上任前亦曾隨意指控日本是匯率操控國,惟整體而言其對日本並沒有多大的攻擊性,起碼相對其口中的「匯率操縱世界冠軍」中國,態度遠為友善。


汽車股小心接火棒

美國加息預期升溫,美匯指數並沒有受到刺激而上升,反而在歐元區經濟數據改善之下,歐元兌美元應聲上升,期間其匯率錄得較為顯著跌幅的,只得脫歐如箭在弦的英國,以及與英國同為美國忠實盟友的日本。


本季餘下時間,較有機會帶動大市上升的股份,看來只得以騰訊為首的科技股及汽車股。然而,本港並沒有什麼人工智能或半導體產業,汽車股或要小心會接近強弩之末,要相關股份帶領大市向上,恐怕會相當困難。


(作者客戶持有騰訊股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Vincent@vlasset.com

[林少陽 細味投資]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