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一周債市再遭「血洗」,在全球投資者的瘋狂拋售下,美國10年期公債孳息率連漲9日,重抵2.6厘關口,因「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揚言,一旦1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破2.6厘,並維持一周,債市將走入長期熊市,筆者也曾在美國聯儲局上一次加息之際就預料債券牛市的終結。
本月加息幾乎被市場視為已成定局,這是債市再爆煲的重要導火線。但聯儲局主席耶倫本周言論仍備受市場關注,包括今年加息會否超越預期等。筆者認為本月加息是較佳的時間點,因美國經濟數據有略超聯儲預期之勢,而總統特朗普第二季度或之後的刺激計劃,更有可能極大的推高通脹水平,聯儲局現時選擇加息則可避免年中之後被動地過快加息的局面。但投資者亦需留意若今年加息超越3次的情况,加息過快會令債息急升,債價繼而持續下跌。
另一邊廂,德國10年期公債孳息率周四跳升15%,日公債重回零息水平以上。在全球通脹的背景下,央行多有收緊銀根之勢,日本及歐洲的通脹率不俗,分別上升2%及0.1%,其中歐元區通脹數據4年來首次達至既定目標。儘管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最近發言仍暗示源於油價反彈等因素,致使通脹高企的不可持續因素,暫時會維持QE直至通脹持續回升,但刺激政策的「迫切感」已不復再。在美國加息提速的壓力下,歐洲及日本央行的低利率政策也會受到威脅。短期各國貨幣政策的分歧,仍然可能因美元再走強而令歐洲等其他地區資金承壓流出,投資者需留意。
環球收水 引發債市新跌浪
曾經被稱為垃圾債的高收益債券,正在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高收益債券一般集中在能源、金屬、礦業、運輸等行業上,過去由於油價傾瀉式下跌,由最高的110美元下跌至最低的26美元,而商品價格亦持續低迷,市場擔心不少能源及礦業企業抵受不到低油價和商品的壓力而出現倒閉,增加了債券的違約風險,令高收益債券不斷被拋售。但現時油價及商品價格從最低位回升,令高收益債券吸引力顯著增加,隨着行業收入持續改善,加之美國加息因素,短期高收益債券上升幅度更有可能大幅跑贏其他債券,投資者不妨多加留意。
買新興市場債要留意違約風險
投資者一般在市况波動時會傾向買入較穩健及安全的債券來投資,例如投資級別債券及政府債券,不過現時市况轉好,資金則會重新考慮收益率較高的債券。投資者可考慮在分散行業及地區風險的同時,買入收益率相對較高到期時間相對較短的債券,並作持有到期(held-to-maturity)的投資方式,相信可有不俗表現。在相同條件下,高息債中仍以美高息債最優,因美國經濟穩健向好,特朗普欲推行的稅改及監管放寬等政策,更有利於美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新興市場高息債券則需投資者更多留意違約風險及匯率風險。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本月加息幾乎被市場視為已成定局,這是債市再爆煲的重要導火線。但聯儲局主席耶倫本周言論仍備受市場關注,包括今年加息會否超越預期等。筆者認為本月加息是較佳的時間點,因美國經濟數據有略超聯儲預期之勢,而總統特朗普第二季度或之後的刺激計劃,更有可能極大的推高通脹水平,聯儲局現時選擇加息則可避免年中之後被動地過快加息的局面。但投資者亦需留意若今年加息超越3次的情况,加息過快會令債息急升,債價繼而持續下跌。
另一邊廂,德國10年期公債孳息率周四跳升15%,日公債重回零息水平以上。在全球通脹的背景下,央行多有收緊銀根之勢,日本及歐洲的通脹率不俗,分別上升2%及0.1%,其中歐元區通脹數據4年來首次達至既定目標。儘管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最近發言仍暗示源於油價反彈等因素,致使通脹高企的不可持續因素,暫時會維持QE直至通脹持續回升,但刺激政策的「迫切感」已不復再。在美國加息提速的壓力下,歐洲及日本央行的低利率政策也會受到威脅。短期各國貨幣政策的分歧,仍然可能因美元再走強而令歐洲等其他地區資金承壓流出,投資者需留意。
環球收水 引發債市新跌浪
曾經被稱為垃圾債的高收益債券,正在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高收益債券一般集中在能源、金屬、礦業、運輸等行業上,過去由於油價傾瀉式下跌,由最高的110美元下跌至最低的26美元,而商品價格亦持續低迷,市場擔心不少能源及礦業企業抵受不到低油價和商品的壓力而出現倒閉,增加了債券的違約風險,令高收益債券不斷被拋售。但現時油價及商品價格從最低位回升,令高收益債券吸引力顯著增加,隨着行業收入持續改善,加之美國加息因素,短期高收益債券上升幅度更有可能大幅跑贏其他債券,投資者不妨多加留意。
買新興市場債要留意違約風險
投資者一般在市况波動時會傾向買入較穩健及安全的債券來投資,例如投資級別債券及政府債券,不過現時市况轉好,資金則會重新考慮收益率較高的債券。投資者可考慮在分散行業及地區風險的同時,買入收益率相對較高到期時間相對較短的債券,並作持有到期(held-to-maturity)的投資方式,相信可有不俗表現。在相同條件下,高息債中仍以美高息債最優,因美國經濟穩健向好,特朗普欲推行的稅改及監管放寬等政策,更有利於美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新興市場高息債券則需投資者更多留意違約風險及匯率風險。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