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特首梁振英獲提名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候選人,明日政協全體會議通過之後,梁振英仕途再上層樓,晉身為國家領導人。中央此際讓梁振英當上政協副主席,相信是肯定他擔任特首的工作、或是希望他任滿特首之後繼續作出貢獻;無論中央基於什麼考慮,未來約3個半月,若梁振英同時擔任政協副主席和特首,在觀感和實務方面都有角色衝突之嫌,為了避免不必要爭議,梁振英適宜在當選政協副主席之後,向全國政協請假,在7月1日之前只是專注特首工作,其後才在政協副主席崗位,繼續貢獻國家。
身兼政協副主席特首
觀感欠妥實務惹爭議
雖云政協只是諮詢組織,並無實權,惟政協副主席列屬國家領導人級別,地位隆崇,備受敬重。港澳兩位首任特首董建華和何厚鏵,都是在離任之後才當上此職,歷來被認為是對他們的肯定和安排兩人繼續發揮餘熱,梁振英在特首任內當上這個職位,情况特別;據政協常委陳永棋透露梁振英是副主席唯一候選人,又說在常委會宣讀提名時,有介紹梁的履歷,並讚揚梁任內處理佔中和反港獨有功。梁振英就任特首以來,無可否認就房屋、扶貧、安老等社會民生事務,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否則他備受政敵全方位攻擊之下,在港大民調中的民望評分仍有40分以上。不過,若說梁振英處理政治事務得當,應獲「封賞」,則在社會上有較大爭議,言人人殊。
據既定安排,若政協全體會議表決梁振英當選,他即時成為政協副主席,即是說,梁振英將同時擔任政協副主席,參與政協的工作,並繼續在特首崗位主政香港。政協副主席位階遠高於特首,按一般認知的政治倫理,可視為梁振英以政協副主席兼任特首,領導香港工作。內地實行「以黨領政」,地方政府第一把手接受黨的領導,理所當然;惟特首是香港最高行政首長,上級領導直屬中央,向中央負責,不存在類如內地地方的領導與被領導具體關係。若梁振英戴兩頂帽,或予人「政協副主席」領導「特首」工作之感,乖離了港人認知,觀感上不妥當。
梁振英在餘下特首任期,肯定仍會推動政務,若他身兼兩個職位,同時開展工作,則角色衝突就會顯露出來。例如高鐵香港段在西九總站實施「一地兩檢」,相信特區政府未來3個半月應會提出方案。基於事態可能涉及內地人員在香港境內執法,高度敏感,以本港目前政治氛圍,必然引發爭議。「一地兩檢」醞釀多年,遲遲未有具體方案,一般認為與忌諱事態觸動爭鬥有關,只是高鐵預期明年中之後通車,通關安排總要了結,時日無多了。「一地兩檢」安排必然引發爭議,由梁振英推動,而他身兼政協副主席與特首,預期單是他以什麼身分表述解說,都會成為有意「攪局」人士的說詞,藉此扭曲事態。
以梁振英的身分「說事」,雖云無中生有,不過,就「攪局」而言容易操作,屆時梁振英是從內地角度、抑或從本港角度體待「一地兩檢」,可能會陷入有理說不清的景况。因此,從治港理政實務出發,政協副主席和特首兩個職位集於一身,看不到會對推動政務帶來方便,反而是加深了成見與質疑。
向政協請假至7.1
續專注特首工作
梁振英身兼政協副主席和特首,同時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在觀感上不妥當,實務則是徒惹猜疑,不僅無助於推行政策,更遑論營造社會和諧。中央在梁振英特首任內安排他擔任政協副主席,基於什麼考慮和要達至什麼目的,無謂揣測,需要指出的是若認為此舉可以強化在港體現「一國」,則放在本港目前的政治生態和環境審視衡量,效果十分有限,反而會觸發更多和更大反彈。
梁振英獲得的安排,從觀感和實務衍生問題,顯而易見,則此事有必要更實事求是地衡量正反利弊。我們認為:明日,梁振英仍然可以當選政協副主席,惟為了避免角色衝突而引發的爭議,他應該即時向全國政協請假至特首任滿為止,之後他在政協副主席崗位繼續服務香港、貢獻國家,就順理成章。這個「請假」為期約3個半月,要梁振英起更大作用,也不差這段時日,而且梁振英政協副主席7月1日才正式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對他來說是一個好開局。
「一國兩制」對於中央和本港而言都有局限,有一些分際需要恪守,否則就有可能變形和走樣。梁振英現在當上政協副主席,就涉及有形或無形的局限和分際,安排得當,那是處理香港事務趨於成熟,而非為了一時的效果而施為。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身兼政協副主席特首
觀感欠妥實務惹爭議
雖云政協只是諮詢組織,並無實權,惟政協副主席列屬國家領導人級別,地位隆崇,備受敬重。港澳兩位首任特首董建華和何厚鏵,都是在離任之後才當上此職,歷來被認為是對他們的肯定和安排兩人繼續發揮餘熱,梁振英在特首任內當上這個職位,情况特別;據政協常委陳永棋透露梁振英是副主席唯一候選人,又說在常委會宣讀提名時,有介紹梁的履歷,並讚揚梁任內處理佔中和反港獨有功。梁振英就任特首以來,無可否認就房屋、扶貧、安老等社會民生事務,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否則他備受政敵全方位攻擊之下,在港大民調中的民望評分仍有40分以上。不過,若說梁振英處理政治事務得當,應獲「封賞」,則在社會上有較大爭議,言人人殊。
據既定安排,若政協全體會議表決梁振英當選,他即時成為政協副主席,即是說,梁振英將同時擔任政協副主席,參與政協的工作,並繼續在特首崗位主政香港。政協副主席位階遠高於特首,按一般認知的政治倫理,可視為梁振英以政協副主席兼任特首,領導香港工作。內地實行「以黨領政」,地方政府第一把手接受黨的領導,理所當然;惟特首是香港最高行政首長,上級領導直屬中央,向中央負責,不存在類如內地地方的領導與被領導具體關係。若梁振英戴兩頂帽,或予人「政協副主席」領導「特首」工作之感,乖離了港人認知,觀感上不妥當。
梁振英在餘下特首任期,肯定仍會推動政務,若他身兼兩個職位,同時開展工作,則角色衝突就會顯露出來。例如高鐵香港段在西九總站實施「一地兩檢」,相信特區政府未來3個半月應會提出方案。基於事態可能涉及內地人員在香港境內執法,高度敏感,以本港目前政治氛圍,必然引發爭議。「一地兩檢」醞釀多年,遲遲未有具體方案,一般認為與忌諱事態觸動爭鬥有關,只是高鐵預期明年中之後通車,通關安排總要了結,時日無多了。「一地兩檢」安排必然引發爭議,由梁振英推動,而他身兼政協副主席與特首,預期單是他以什麼身分表述解說,都會成為有意「攪局」人士的說詞,藉此扭曲事態。
以梁振英的身分「說事」,雖云無中生有,不過,就「攪局」而言容易操作,屆時梁振英是從內地角度、抑或從本港角度體待「一地兩檢」,可能會陷入有理說不清的景况。因此,從治港理政實務出發,政協副主席和特首兩個職位集於一身,看不到會對推動政務帶來方便,反而是加深了成見與質疑。
向政協請假至7.1
續專注特首工作
梁振英身兼政協副主席和特首,同時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在觀感上不妥當,實務則是徒惹猜疑,不僅無助於推行政策,更遑論營造社會和諧。中央在梁振英特首任內安排他擔任政協副主席,基於什麼考慮和要達至什麼目的,無謂揣測,需要指出的是若認為此舉可以強化在港體現「一國」,則放在本港目前的政治生態和環境審視衡量,效果十分有限,反而會觸發更多和更大反彈。
梁振英獲得的安排,從觀感和實務衍生問題,顯而易見,則此事有必要更實事求是地衡量正反利弊。我們認為:明日,梁振英仍然可以當選政協副主席,惟為了避免角色衝突而引發的爭議,他應該即時向全國政協請假至特首任滿為止,之後他在政協副主席崗位繼續服務香港、貢獻國家,就順理成章。這個「請假」為期約3個半月,要梁振英起更大作用,也不差這段時日,而且梁振英政協副主席7月1日才正式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對他來說是一個好開局。
「一國兩制」對於中央和本港而言都有局限,有一些分際需要恪守,否則就有可能變形和走樣。梁振英現在當上政協副主席,就涉及有形或無形的局限和分際,安排得當,那是處理香港事務趨於成熟,而非為了一時的效果而施為。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