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對市場的看法比較準確,上月當很多人都說「大時代」重臨時,我已正確預測恒指將先衝上24000萬點,然後再回落至23500萬點附近。現水平應該距離短期底部已不遠,但在歐洲選舉和美國加息等不明朗因素籠罩下,反彈的幅度料有限,最快要到法國兩輪大選前後才會較明朗。在種種好壞因素的平衡下,今年港股以至全亞洲的格局就是慢牛。雖然有些人可能覺得有點悶,但其實更健康,亦給予投資者充分時間分析重要板塊和投資新趨勢。
三星蘋果內地風光不再
智能手機就是其中一個正在轉變的行業。全球每年銷售約15億部,但增長已放緩至只約1%。雖已接近飽和,但競爭仍然非常激烈,排名常有變動。三星暫時仍站在第一位,市佔率約20%,去年Note 7爆出着火事件初時,三星處理得不好,只怱忙把電池更換,並沒有做好測試,結果弄得更糟。後來終於承認錯誤,停售整條Note產品線,連今年準備推出的旗艦Galaxy S8型號都延遲了約一季,就是為了做好電池測試。在中國,此全球最大的市場,三星在2014年初還穩站第一位,但因Note 7事故,激烈競爭,和中韓關係日趨緊張,現已跌出頭五位,市佔率不夠5%。尚好的是三星能找到新的高增長市場,在中東和北非(MINA)。
全球第二名仍是蘋果。市佔率從兩年前的近19%跌至去年中的11.7%,到推出iPhone 7後才站穩然後輕微反彈至12.5%左右。在中國,於2014年尾,蘋果曾一度成為銷量一哥,亦成為晉升中產的身份象徵,但因後來的產品缺乏新意,現已跌回至第四位,市佔率約10%。今年是iPhone面世的10周年,全球蘋果粉絲都熱切期待將在秋季推出的iPhone 8(或有新名字)。投資者也同樣興奮,隨著特朗普當選後的牛市,再加上巴菲特加碼至180億美元,成為五大股東之一,股價已升至140美元的歷史新高,4個月內升逾三成。智能手機幾已淪為commodity行業,蘋果幸而擁有自己的所謂生態系統,包括iOS、iCloud、App Store等,和一批主要在美國的die hard粉絲,所以估計能保住一定的市佔率,而市盈率亦暫能撐在較高的15倍左右。
國產三大品牌 市佔躋身前五
過去數年,蘋果曾多次嘗試創造一些除手機以外的hit產品和服務,如Apple Watch和Apple Pay等,但結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連一度被視為對Tesla最具威脅的秘密電動車計劃,都似乎已被擱置。在今年最熱門的AI範疇,蘋果早期的Siri聲控助手,在技術上已被Amazon的Alexa和Google Home等遠遠拋離。除寄望在iPhone 8外,公司有超過2000億美元現金在海外,投資者最期待的是特朗普承諾的一次性的資金回流稅務優惠。蘋果亦曾暗示將用此資金進行大規模收購,被傳過的對象包括迪士尼、Netflix、甚至乎Tesla等。但投資者應記住,大部分的合併收購都不太成功,收購方一般都需要付出一個很高的溢價,而正式宣布收購後,收購方的股價通常都先下跌。
過去兩年來,全球手機業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就是中國品牌的崛起。站在第三、四、五位的是華為、Oppo和Vivo(被稱為HOV),市佔率分別約10%、7%和6%。在國內,華為跟Oppo叮噹馬頭,Vivo就緊守第三位。數年前曾一度叱吒的小米已失去光環,跌至第五,全球就更跌出頭五位。
中國智能手機的成功搶灘是中國成功轉型至高端製造業的最佳例證。HOV加起來的市佔率已超越三星,Oppo和Vivo更同屬於同一位老闆,段永平,他手下此兩家公司的總市佔率已接近蘋果,厲害吧!最近順豐在深圳借殼上市,老闆王衛風頭一時無兩,更被稱為中國最新首富。Oppo和Vivo加起來的營業額超過二千億人幣,純利可能超過二百億,如以十一、二倍PE計算,可能段永平才是真正的中國首富,下回再續。
(中環資產持有三星、蘋果、Amazon、Tesla及Google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三星蘋果內地風光不再
智能手機就是其中一個正在轉變的行業。全球每年銷售約15億部,但增長已放緩至只約1%。雖已接近飽和,但競爭仍然非常激烈,排名常有變動。三星暫時仍站在第一位,市佔率約20%,去年Note 7爆出着火事件初時,三星處理得不好,只怱忙把電池更換,並沒有做好測試,結果弄得更糟。後來終於承認錯誤,停售整條Note產品線,連今年準備推出的旗艦Galaxy S8型號都延遲了約一季,就是為了做好電池測試。在中國,此全球最大的市場,三星在2014年初還穩站第一位,但因Note 7事故,激烈競爭,和中韓關係日趨緊張,現已跌出頭五位,市佔率不夠5%。尚好的是三星能找到新的高增長市場,在中東和北非(MINA)。
全球第二名仍是蘋果。市佔率從兩年前的近19%跌至去年中的11.7%,到推出iPhone 7後才站穩然後輕微反彈至12.5%左右。在中國,於2014年尾,蘋果曾一度成為銷量一哥,亦成為晉升中產的身份象徵,但因後來的產品缺乏新意,現已跌回至第四位,市佔率約10%。今年是iPhone面世的10周年,全球蘋果粉絲都熱切期待將在秋季推出的iPhone 8(或有新名字)。投資者也同樣興奮,隨著特朗普當選後的牛市,再加上巴菲特加碼至180億美元,成為五大股東之一,股價已升至140美元的歷史新高,4個月內升逾三成。智能手機幾已淪為commodity行業,蘋果幸而擁有自己的所謂生態系統,包括iOS、iCloud、App Store等,和一批主要在美國的die hard粉絲,所以估計能保住一定的市佔率,而市盈率亦暫能撐在較高的15倍左右。
國產三大品牌 市佔躋身前五
過去數年,蘋果曾多次嘗試創造一些除手機以外的hit產品和服務,如Apple Watch和Apple Pay等,但結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連一度被視為對Tesla最具威脅的秘密電動車計劃,都似乎已被擱置。在今年最熱門的AI範疇,蘋果早期的Siri聲控助手,在技術上已被Amazon的Alexa和Google Home等遠遠拋離。除寄望在iPhone 8外,公司有超過2000億美元現金在海外,投資者最期待的是特朗普承諾的一次性的資金回流稅務優惠。蘋果亦曾暗示將用此資金進行大規模收購,被傳過的對象包括迪士尼、Netflix、甚至乎Tesla等。但投資者應記住,大部分的合併收購都不太成功,收購方一般都需要付出一個很高的溢價,而正式宣布收購後,收購方的股價通常都先下跌。
過去兩年來,全球手機業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就是中國品牌的崛起。站在第三、四、五位的是華為、Oppo和Vivo(被稱為HOV),市佔率分別約10%、7%和6%。在國內,華為跟Oppo叮噹馬頭,Vivo就緊守第三位。數年前曾一度叱吒的小米已失去光環,跌至第五,全球就更跌出頭五位。
中國智能手機的成功搶灘是中國成功轉型至高端製造業的最佳例證。HOV加起來的市佔率已超越三星,Oppo和Vivo更同屬於同一位老闆,段永平,他手下此兩家公司的總市佔率已接近蘋果,厲害吧!最近順豐在深圳借殼上市,老闆王衛風頭一時無兩,更被稱為中國最新首富。Oppo和Vivo加起來的營業額超過二千億人幣,純利可能超過二百億,如以十一、二倍PE計算,可能段永平才是真正的中國首富,下回再續。
(中環資產持有三星、蘋果、Amazon、Tesla及Google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