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唐焱﹕PMI共振上行 需求擴張漸明朗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09日 06:35
2017年03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日前公布PMI數據,2月新訂單指數上升0.2個百分點至53%;考慮春節錯位,數據受到影響,宜從1月、2月數據綜合考量。1月、2月PMI新訂單指數比去年11月、12月都低,但是從2016年初開始的新訂單指數向上的趨勢沒有被打破,目前已是連續12個月處於榮枯線以上,整體訂單數據對需求復蘇仍有支撑。


PMI新訂單指數連續12月企榮枯線上

同時中國非製造業PMI指數為54.6%,比上月小幅回升0.1%,處於前12個月次高值。其中,非製造業新訂單擴散指數連續6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上,同樣支撐國內需求趨於擴大的判斷。2月PMI數據中,外需回暖判斷繼續得到支持;新出口訂單數較上月升0.5個百分點至50.8%,前12個月中有8個月的新出口訂單指數處於榮枯線之上。考慮到自去年年中開始,美、日、歐、英的製造業都出現了共振上行的現象,PMI全球上漲趨勢並沒有衰弱的迹象,這無疑會抵消部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衝擊。


下游行業PMI同保上升趨勢

理論上來講,PPI上升一方面提高了上游行業的利潤,但是也會對中下游行業產生擠壓;但是紡織服裝、農副食品、醫藥製造3個下游行業的PMI 指數,除了紡織服裝因為具有明確的日曆特性,其他兩個行業的PMI指數自2016年中開始都保持持續上升的狀態。事實上,服裝業在2016年中PMI 指數也達到了2013年以來的最高值,說明部分下游行業可能已經處於復蘇擴張的階段。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上游行業復蘇,通過消費的方式傳導至部分下游消費領域。


供給側改革執行力度並未放鬆,大型企業因為體量大可以攤薄成本佔據了規模優勢,又因中小企業的淘汰而獲取更大市場份額。大型企業2月份的生產和新訂單擴散指數,分別為56.6%和55.8%,皆處於前12月的第二高,中型企業生產和新訂單雖弱於大型企業但仍維持擴張狀態至51.6%和51.5%。小型企業製造業PMI指數與上個月相同,仍處於46.4%榮枯線以下。


原材料價格指數2月份下滑0.2個百分點,意味着2月PPI環比將與上月相近。2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下滑幅度與1月比大幅收窄,這表明PPI環比2月也極可能收窄。2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PMI擴散指數仍在64.2%的高位,我們預計PPI 環比2月可能接近0.7%,同比亦可能接近8%。


供給側改革利好能源化工產品價格

2 月的PMI數據符合1月份的預期,因此繼續維持1月的判斷:供給側改革趨勢並未變動,隨着通脹壓力增大,2017年對債市不利的流動性收緊難以避免。對於股市而言,具有規模優勢的大企業在短期內可能隨着中小企業競爭下降而相對受益,值得關注。對商品而言,全球製造業PMI共振上行,國內及國際需求擴張趨勢逐漸明朗,而供給側產能約束以及環保限制,使得能源類及煤基衍生的有色以及化工產品的價格,會繼續保持想像空間。


中國光大證券(國際)研究部主管

[唐焱 中資股攻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