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何國良:逆周期管理 說易行難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06日 06:35
2017年03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跟一些從事金融服務業的管理層討論行業前景,在討論的過程中,筆者特別關心他們在2015年上半年的所謂大時代中,是如何走過的。其中有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提出了一個觀點,讓筆者不禁折服;他表示,金融服務公司容易受經濟周期和市場氣氛影響,水漲船高的情况較易出現,所以管理層更有必要在業務管理上採取「逆周期管理」以防範風險。這種管理辦法可說是說易行難,要在行情高漲時婉拒客人的生意,筆者從事投資超過20年,亦不多見具有此魄力的管理層。


本地發展商減拿地 或為防範風險

在房地產方面,看了一篇有水準的報道,分析不同資金背景的發展商如何進駐香港房地產市場。報道發現,七大本地發展商在當年度投地佔全市場的份額(以樓面面積計算)從2014年的71%下降至現在的26.5%,反觀中資背景的發展商的市場份額由4%上升至35%。有不少的分析員跑出來,發表香港房地產市場結構改變的觀點,指出以這個情况去想,本地發展商將來很難補回他們的土地儲備,影響他們未來在市場的競爭力。但如果細看報道,它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統計數字:七大發展商投得之地皮,平均每呎樓面地價約5827元,中小型發展商為8602元,而中資發展商達13,392元。筆者不禁想到:本地發展商在這段時間減少拿地,我相信亦是一種「逆周期管理」。而且,在有錢的時候買地不難,在有錢的時候不買地才難得!


港樓市需求彈性大 提防利率正常化

施永青先生在最近的專欄道出現時香港房地產的一個重要特性:「現時的樓價雖已與用家的購買力脫節,但尚未與投資者的購買力脫節。現實是香港的樓市早已由投資需求主導。」這種市場的特徵是需求彈性比用家市場要大,亦即是說未來市場潮進潮出的速度會加大。利率正常化這因素將有機會對市場有較預期大的影響,讀者們宜多加注意!


安保投資亞洲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