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討論醫務委員會改革的三方平台下周二召開第四次會議,商議有爭議的醫委會的組成。據悉,新討論方案建議新增的4名業外委員,毋須由行政長官委任,因此非政府委任及由選舉產生的委員會佔六成,超出醫學界的1:1要求。若可在三方平台取得最大共識,消息估計新方案的修例草案最快可於下月提交立法會。
明報記者 冼韻姬
加4業外委員 非政府委任增至六成
去年醫委會改革修例提出,在現有4名業外委員以外,增加4名業外委員,當中3人由病人組織選舉產生,1人由消委會提名,然後再由行政長官委任,結果在醫學界掀起爭議,憂政府透過委任,插手干預醫委會運作。
病人組織資格 倡交醫委會確認
據了解,政府最新提出的討論方案將放棄上述委任權,4名新增委員將毋須由特首委任。去年提議醫專提名的兩名委員改由選舉產生,在最新方案維持不變。現時醫委會委員有28人,包括由醫學會選出7名醫生,及全體註冊醫生選出7名醫生。新討論方案中,醫委會委員將加至32人,業外人士由4人增至8人,比例由14%提升至25%;選任醫生委員比例維持佔一半(16人);連同消委會提名的委員,將有20名委員由選舉產生或毋須政府委任,共佔約六成。至於可參選的病人組織資格將寫入法例,去年建議由食衛局確認相關組織的資格,據悉,新方案提議交由醫委會確認。
三方平台醫生成員歐耀佳認為,新討論方案避免政府委任是好事,但對醫專改由選舉產生兩名委員有保留,因去年討論選舉制度已釀風波,醫專有獨特專業地位,應有權提名兩名委員。他建議現可提名4名委員的醫管局及衛生署減兩個提名,供醫生全民直選。
社協:無意參與醫委會選舉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稱,新方案已釋除醫學界憂政府干預的疑慮,希望不會有人再藉此反對改革。不過他原則上不同意由醫委會確認病人組織參選資格,因會令病人組織從屬醫委會,另該協會無意參與醫委會委員選舉,盼先旨聲明,免有人因怕該會參選而反對病人組織選代表。
三方平台上次開會初步同意增設一個初偵會及研訊委會等,西醫工會昨就此去信食衛局,關注業外委員可出任偵委會主席,該會向約2000名會員調查,逾九成支持初偵會及研訊委會由醫生任主席,以免要再找醫學界人士提供專業意見,阻慢進度。
明報記者 冼韻姬
加4業外委員 非政府委任增至六成
去年醫委會改革修例提出,在現有4名業外委員以外,增加4名業外委員,當中3人由病人組織選舉產生,1人由消委會提名,然後再由行政長官委任,結果在醫學界掀起爭議,憂政府透過委任,插手干預醫委會運作。
病人組織資格 倡交醫委會確認
據了解,政府最新提出的討論方案將放棄上述委任權,4名新增委員將毋須由特首委任。去年提議醫專提名的兩名委員改由選舉產生,在最新方案維持不變。現時醫委會委員有28人,包括由醫學會選出7名醫生,及全體註冊醫生選出7名醫生。新討論方案中,醫委會委員將加至32人,業外人士由4人增至8人,比例由14%提升至25%;選任醫生委員比例維持佔一半(16人);連同消委會提名的委員,將有20名委員由選舉產生或毋須政府委任,共佔約六成。至於可參選的病人組織資格將寫入法例,去年建議由食衛局確認相關組織的資格,據悉,新方案提議交由醫委會確認。
三方平台醫生成員歐耀佳認為,新討論方案避免政府委任是好事,但對醫專改由選舉產生兩名委員有保留,因去年討論選舉制度已釀風波,醫專有獨特專業地位,應有權提名兩名委員。他建議現可提名4名委員的醫管局及衛生署減兩個提名,供醫生全民直選。
社協:無意參與醫委會選舉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稱,新方案已釋除醫學界憂政府干預的疑慮,希望不會有人再藉此反對改革。不過他原則上不同意由醫委會確認病人組織參選資格,因會令病人組織從屬醫委會,另該協會無意參與醫委會委員選舉,盼先旨聲明,免有人因怕該會參選而反對病人組織選代表。
三方平台上次開會初步同意增設一個初偵會及研訊委會等,西醫工會昨就此去信食衛局,關注業外委員可出任偵委會主席,該會向約2000名會員調查,逾九成支持初偵會及研訊委會由醫生任主席,以免要再找醫學界人士提供專業意見,阻慢進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