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昨日表示,中國現有的宇航發射基礎設施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發射需求,因此呼籲擴建更多的發射塔架。而將於明年發射升空的國產太空站核心艙也已於去年底完成組裝,預計明年發射升空。
據新華社報道,2017年中國將會實施嫦娥五號、天舟一號等28次太空發射任務,創下歷年最高紀錄。但包為民卻指,按原本計劃,有30多次發射任務,受發射工位數量等因素限制,無法滿足這麼多發射任務。包為民稱,目前中國在海南文昌、甘肅酒泉、四川西昌和山西太原的4個航天發射場都有發射塔架,但隨着發射任務快速增加,發射基礎設施也亟須提升,建議擴建更多發射塔架,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發射需求。他認為,例如海南文昌發射場可以建設更多的發射塔架,以其低緯度優勢,幫火箭節省推力攜帶更多的載荷。
國產太空艙入測試階段
他還透露,國產太空站核心艙已於去年底完成總裝,目前進入整艙測試階段,預計2018年發射升空,若進展順利,中國將於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太空站。而太空站的設計也考慮到了可維修性及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即艙內儀器、櫃子等都能夠拆卸,即時被太空碎片擊穿的艙體,也能及時對漏洞進行修補,太空人呼出的水蒸氣和排洩的尿液也可回收淨化,重新作為飲用水和生活用水,以保障太空站可以在軌運行數十年。
據新華社報道,2017年中國將會實施嫦娥五號、天舟一號等28次太空發射任務,創下歷年最高紀錄。但包為民卻指,按原本計劃,有30多次發射任務,受發射工位數量等因素限制,無法滿足這麼多發射任務。包為民稱,目前中國在海南文昌、甘肅酒泉、四川西昌和山西太原的4個航天發射場都有發射塔架,但隨着發射任務快速增加,發射基礎設施也亟須提升,建議擴建更多發射塔架,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發射需求。他認為,例如海南文昌發射場可以建設更多的發射塔架,以其低緯度優勢,幫火箭節省推力攜帶更多的載荷。
國產太空艙入測試階段
他還透露,國產太空站核心艙已於去年底完成總裝,目前進入整艙測試階段,預計2018年發射升空,若進展順利,中國將於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太空站。而太空站的設計也考慮到了可維修性及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即艙內儀器、櫃子等都能夠拆卸,即時被太空碎片擊穿的艙體,也能及時對漏洞進行修補,太空人呼出的水蒸氣和排洩的尿液也可回收淨化,重新作為飲用水和生活用水,以保障太空站可以在軌運行數十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