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兆聰﹕期指未平倉合約升至警戒線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01日 06:35
2017年03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跌184點,收報23,740點,成交金額731億元。港股輕微高開後先升後回,午後跌幅擴大,恒指以全日最低位收市但險守20天線,國指則在內銀股支撐下跌幅較小。整體市况仍試圖往上衝,但每次無功而回便立即快速回落,反映資金和盤路相當短線,同時成交金額持續減少,低位支持力度轉弱。另一要小心的是,重卡、機械設備股高位技術走勢顯著轉弱,1月份破紀錄的銷情未能令股價更上一層樓,信義玻璃(0868)交出亮麗的全年業績,股價卻不升反跌,市場對於周期股的戒心日益強烈。


美股繼續無止境的上漲,股神巴菲特更定下道指10萬點的目標,但港股未能跟隨,周一偏穩的藍籌股突然大幅下挫,友邦(1299)、騰訊(0700)、匯控(0005)、中移動(0941)及港交所(0388)合共已貢獻達122點的跌幅,佔恒指跌幅的三分之二,有點淡友偷襲的味道。


近期市寬偏窄,下跌股份持續多於上升,早前的熱炒股經調整過後,回試高位均未能向上突破,本欄已指不少資源股已出現多頂背馳,近日的機械設備股亦見高位阻力增加,純利激增52%的信義玻璃亦要下跌,市場對於周期股份極具戒心。


加槓桿速度減 再通脹高峰期或已過

周期股的特點就是波動大,上升周期時盈利暴漲,回落時同樣驚人,一旦市場出現戒心,避險情緒隨時升溫。市場上升的主題是再通脹,但近周債息已有所回落,通脹預期正在降溫;邏輯上,再通脹的預期,來自居民和政府加槓桿刺激需求,同時企業又去槓桿兼供給側改革,此消彼長下形成的。但1月份破紀錄的社會融資,意味產能供應再度加大,往後供應會增加,但政府赤字已很高,居民加槓桿的速度亦必會放緩,再通脹的高峰期可能已過。


周期股變波動 投資者鎖定利潤

這不是說經濟會像過去數年般又步入下跌周期,但不宜認為周期股份只升不跌,例如江西銅(0358)已出現3頂背馳,10天線和20天線均已掉頭向下,中鋁(2600)失守4元後,後抽未破阻力後再跌,均反映市場趁高位鎖定利潤,甚至不惜追沽離場。


其實天量社融是雙面刃,既反映中期產量回升,但也意味短期需求會有一定保證,周期股格局暫時呈大幅波動,到回落至50天線至100天線,不妨小注吸納博反彈。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是即月期指。未平倉合約數是判斷市况轉捩點的一個理想指標,當升市時,未平倉合約放量大漲達到15萬張以上時,升勢往往進入末段。例如去年9月9日見頂,9月12日便突破15萬張,雖然在全球股市強勢之下,最終要到10月中旬才下跌,但大致上,未平倉合約一破位時離場,都不會錯過太多升浪。同樣情况在2015年大時代期間亦曾出現。現時未平倉合約數為14.8萬張,已進入警戒水平。


信義毛利愈高 市場愈憂慮

說回信義玻璃,下半年毛利率達37.4%,是2010年下半年以來最高水平,樂觀看這是行業去產能、需求回升的結構改革造成,但正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只要利錢吸引,無論政府如何限制,企業亦必定會想方設法去增產,故毛利愈高、市場愈驚。特別是當前盈利高位還是周期高估值,市場更有戒心。


不過,市場看法也不是一面倒,例如玖紙(2689)的故事與信義相若,但近期好淡雙方激戰,過去5個交易日已升跌近雙位數字兩次,非常波動,可見市場看法各走極端。若成功低吸高沽,獲利會很豐厚,只是大家都不知哪一刻會破位走單邊。


[張兆聰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