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耀豪﹕債巿受壓 只屬周期性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01日 06:35
2017年03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債券市場近來面對一定的壓力,筆者並非債券專家,所以難以評論債市未來的大方向,但對於債券是否將進入大熊市,還是面對一個周期性的壓力,兩者而言,筆者仍然相信是後者居多,因為環球經濟動力仍然不算強勁,按道理難以支持過高的債息。


股債混合投資 分散風險

股債混合的投資方法一向是分散投資風險的重要方法,原因是政府債券普遍與股市有反方向的負相關系數,當風險胃納提升時,資金由債券市場流入股市,使債價下跌而股價上升,由於股票波幅較大,所以股票的回報通常足以補償債券的損失。相反當市場風險上升,資金便由股市流入債市,債價升幅對冲股價下跌的部分損失。從資產配套的角上看,未來這股債混合的分散風險投資法不會改變,但由於政府債券息率不高,並面對加息壓力,對冲功效便下降,債券同樣面對需要積極管理,多運用高沽低買的交易方法才能帶來較好的成效。只是高沽低買說易行難,投資者需要多花些工夫注意市場利率走勢才成。


高息債波幅較股票低

過去幾年高息債券也為投資者帶來了很好的回報率。高息債券普遍與股票呈正相關系數,所以股市上時,高息債券價格亦上升。投資者要注意若投資組合只擁有高息債券和股票,那雖然同樣是股債混合的投資,但以債券對冲股票風險的功效便不如上述政府債券,因為股票上升時高息債券價格亦上升,反之同步下跌,而目前高息債券價格已很接近歷史高位,難以帶來價格回報。然而因為高息債券的波幅比股票低,所以股票加高息債券混合與政府債券與股票混合的組合,同樣能使投資組合的波動降低,減低投資組合上的波動性。


新興市場債券卻較受到新興市場經濟的影響,以2016年為例,簡單來說,儘管預期美國加息,新興市場因商品價格反彈,經濟處於谷底回升時,信貸周期開始增長,違約率預期改善,新興市場債券便得到支持,所以2016年新興市場債券表現不俗。未來新興市場債券表現將繼續受到新興市場經濟的支持,但需注意美國政策的變化,追蹤特朗普新政策會否對新興市場帶來結構性的影響。


中銀香港投資產品顧問及投資策略主管

[高耀豪 環球投資]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