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渣打續不派息 倫敦曾挫半成 財務指標改善 洪丕正﹕未達派息標準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25日 17:35
2017年02月25日 17: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渣打集團(2888)過去兩年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改革成效開始反映在去年業績上,其中貸款減值及風險資產大幅減少,而且經營成本下降。然而投資者主要着眼於集團連續兩年不派息,且去年第4季出現虧損。集團在倫敦的股價一度跌逾5%,相對港股跌穿70元。


明報記者 廖毅然

集團上一次派息已是2015年中期,市場原預期集團業績好轉後,會在是次公布的2016年度業績派發末期股息。然而集團表示,必須在股東回報和投資於未來增長之間作出平衡,並需保持強勁的資本比率,因此基於最佳利益考慮,決定不派息。


普通一級資本率大升至13.6%

經過過去超過一年業績重組,去年渣打稅前盈利扭虧,普通一級資本比率大幅上升1個百分點至13.6%,反映資金充裕。但集團新任主席韋浩思表示,儘管在改善財務回報上採取的策略進展良好,但盈利能力的改善仍處於相對早期階段,加上經濟前景及監管因素尚未明朗,故不派息。但他強調,董事會明白股息對股東的重要,將密切檢討有關派息事宜。


承諾可行情况下盡快恢復派息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行政總裁洪丕正則表示,回報股東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改善盈利表現以令股價上升。他表示,集團承諾會在可行的情况下盡快恢復派息,但現時未確定盈利能否持續增長,加上監管當局對《巴塞爾協定四》及新會計準則IFRS 9仍有許多不確定性,故集團認為要保留資本。


渣打股價昨日在港收報73.15元,微升0.2%。集團在香港收市後公布業績,倫敦股價昨晚一度跌5.34%,相對港股跌穿70元。截至昨晚10時,跌幅收窄至3.4%,較港收市價跌3.5%。英資券商Sanford C.Bernstein的報告認為,不派息的決定將令不少投資者感到失望。瑞銀的報告亦表示,集團第四季錄得3.59億美元的稅前虧損,差勁表現亦令市場感到意外。


全年計,集團除稅前盈利為4.09億美元,大中華及北亞區最賺錢,稅前盈利上升19%至14.56億美元,當中尤以香港區貢獻最大。其他財務指標亦有改善,貸款減值下降四成,風險加權資產減少11%。洪丕正相信,這些指標改善,都為集團重拾增長打好基礎。隨稅前盈利扭虧,基本股東權益回報轉為正數的0.3%,洪丕正表示,中期仍以10%為目標。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