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南加州大學學者一項研究發現,假如糖尿病患者採用「偽節食餐單」,每個月某些日子進食低卡路里、低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但含高不飽和脂肪的食物,其餘日子如常吃喝,就有可能令胰臟「再生」,再次恢復正常運作,患有1型及2型糖尿病的人或可藉此紓緩病情,學者形容可能是治療糖尿病的大突破。
每月5日進食「三低一高」餐
南加大學者隆哥(Valter Longo)聯同研究員以實驗鼠作實驗,他們把鏈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注射到老鼠,模擬患上1型糖尿病,以及研究因基因異常導致胰臟失去製造胰島素功能的2型糖尿病老鼠。研究員讓老鼠在1個月中的5日進食「偽節食餐單」安排的食物,其餘25日則正常飲食。
實驗鼠「節食」 激活胰臟細胞
經過一段時間重複這「節食」模式,研究員發現老鼠體內的Neurogenin-3(Ngn3)蛋白質增加。這種蛋白質有助製造能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讓胰臟能夠再產生胰島素,控制血糖。這種做法就像把老鼠餓至極端狀態,然後再提供食物,激活胰臟細胞,令不再運作的胰臟再度運作。
團隊又研究數名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細胞,發現把營養素加入細胞,模擬老鼠接受的實驗,發現1型糖尿病人的胰臟細胞增加產生Neurogenin-3(Ngn3)蛋白質和胰島素;這反映有關節食方法或有助紓緩糖尿病病情。糖尿病出現的原因在於胰臟的β細胞被破壞,未能有效釋出胰島素,或是脂肪細胞、肌肉細胞和肝細胞等對正常濃度的胰島素反應不足,未能調節血糖水平。
隆哥指:「醫學上而言,這顯示……人們可利用這節食方法逆轉糖尿病徵狀,人們不需接受基因調整,都能用節食為細胞『重新編程』。」隆哥又謂是次研究如同為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試行「偽節食餐單」治療糖尿病作出保證,期望糖尿病人終有一日,可在每個月用數日時間採用獲FDA認可的「偽節食餐單」。報告在周四(23日)於學術期刊《細胞》刊登。
不飽和脂肪常見於多油魚類,如三文魚、黃花魚和烏頭等,粟米油和橄欖油等則是含高不飽和脂肪的油類;杏仁、花生、合桃和腰果等堅果亦含有多不飽和脂肪。
(BBC)
新聞類別
健康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