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程兆成:航母須核潛艇伴航——與梁國樑先生商榷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25日 06:35
2017年02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梁國樑先生在2月18日《明報》發表的〈軍改見華章——海軍藍圖猜想〉的鴻文對中國海軍的未來發展作出大膽的猜想,其視野無疑是具前瞻性。然而在枝節上,梁兄的文章卻略見紕漏,特在此為先生的文章添磚補瓦,並讓讀者對航母編隊的組成有多一個角度的理解。裝備學的知識浩如煙海,如本文有不妥之處,還望梁兄與各方友好指正,好讓讀者與本人能對航母編隊的組成有更完整、清晰的認識。


AIP潛艇不能取代航母編隊核潛艇

現在我嘗試以裝備的角度,去補充梁文的其中一個看法:「通常一個航母艦隊(戰鬥群)配置4艘防空驅逐艦和4艘護衛艦,另有1艘核潛艇,視情况也可用2至3艘AIP潛艇代替核潛艇。」梁兄的不足之處,在於認為:AIP潛艇能取代核潛艇作為航母編隊的成員。而筆者的觀點剛好相反:AIP潛艇不能取代核潛艇作為航母編隊的成員,而關鍵則在於AIP潛艇的水下航速太慢,無法跟上航母的航速,更遑論為航母提供有效的伴隨護航,所以不應作為航母編隊的成員。


首先,先說明AIP潛艇的特點。AIP潛艇即不依賴空氣動力裝置潛艇。一般常規動力潛艇的水下動力來源源於電池,而電池是靠柴油機充電,而柴油機必須要有空氣才能工作。相反,AIP潛艇不需要空氣,以燃料電池或「斯特林發動機」等技術就可以推動潛艇前進。特點是比一般的常規動力潛艇有更久的潛航能力,由一般的3到4日大幅增加至1至3周,令它需要浮上水面的時間大幅減少,因而有更良好的隱蔽性。


然而AIP潛艇再先進,亦僅為常規動力潛艇的一種。中國最先進的AIP潛艇為039A/B型潛艇(北約代號:元級),水下的最高航速為20節(每小時航行1海里為一節,約等於1.85公里孆p時)。但一般而言,常規動力潛艇在非緊急狀况下甚少會運行至極速,因為常規動力潛艇的電池容量畢竟有限。據資料顯示,常規動力潛艇若以約10至18節的航速在水下航行的話,電池的電量只需約1至2小時就會耗盡,因此常規動力潛艇為了要作長時間潛航,其水下的最大航速一般僅會保持在約3至5節左右。


常規潛艇航速低 核潛艇航速快

然而以現時的技術視野作評估、預測的話,AIP潛艇這種常規動力潛艇長時間的水下航速只有約3至5節左右的情况下,實難以航母編隊成員的身分為現有及未來的中國航母作伴隨護航。首先,遼寧號航母的航速可視乎續航距離的長短而調校航速至18或29節。其次,第一艘國產航母以遼寧號為設計藍本,航速應與遼寧號相若。最後,中國的核動力航母雖仍未面世,但以外國經驗作參考,核動力航母因動力接近無限,理論上可以長期維持最高航速的前提下,核動力航母的航速均以最高航速示人:航速稍慢導致影響作戰效能的法國中型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的最高航速為27節,美國的超級核動力航母尼米茲級航母的最高航速為30節,最新的美國超級核動力航母福特級的福特號的最高航速為高於30節。


由此可見,梁兄撰文稱中國未來的航母艦隊可由AIP潛艇代替核潛艇是有不足的地方。而這種常規動力潛艇與核潛艇的分別,正在於前者航速低,而後者航速快的分別上。而核潛艇能長期保持水上、水下高航速的原因亦正建基於其接近無限的核動力為動力來源之上。而事實上美國海軍的航母編隊正是以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作為航母編隊的成員,為美國的航母保駕護航。


常規潛艇運用得宜 仍可發揮護航作用

然而包括AIP潛艇在內的常規動力潛艇,雖然不適合為航母提供有效的伴隨護航,但不代表它完全不適宜為航母提供水底的支援,相反只要運用得宜,依然能夠對航母發揮一定的護航作用:一、事前到航母將會進入的戰區進行埋伏、海底搜索、驅逐敵方的潛艇;二、當航母進行飛機升降作業的時候,常規動力潛艇就可以在附近進行警戒。以上兩個情况,包括AIP潛艇在內的常規動力潛艇均毋須時刻伴隨航母編隊一起行動,而能夠發揮其相應的戰力。而事實上在我國近海的東海、黃海的大陸架區域,由於水深較淺,亦正正是運用常規動力潛艇的好地方。


作者是軍事愛好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