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我們是否在宇宙中孤單存在?」這一直是人類渴望解開的謎題。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早在1939年已撰文大談在其他星體發現生命的可能,科學界自1960年代起亦不斷探索太陽系內各星體,及至1990年代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後,在廣袤宇宙尋找外星生命的任務未嘗停步。NASA副局長楚比興(Thomas Zurbuchen)周三滿懷自信:「尋找第二個地球已不是『能否』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
無線電波搜宜居帶 尋生命證據
NASA目前搜尋外星生命主要依靠射電望遠鏡所接收的無線電波,另外亦計劃派出「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等探測器搜索宜居星體,藉由分析不同星系中各個恆星發出的無線電波,天文學家可找出圍繞恆星運行、位處宜居帶的行星,並尋求可能存在生命的證據,如星體上是否存在液態水或大氣層等支持生命的要素。
迄今最有名的外星生命搜尋計劃之一,相信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1984年正式發起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SETI旨在找出來自宇宙的有規律信號,並呼籲民間利用連接互聯網的電腦,以閒置的運算能力協助分析信號數據,迄今未有實質成果。
另一些科學家則選擇更主動「接觸」外星生命。例如1974年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改建完成後,曾向距離地球2.5萬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射一段由二進制數字組成的圖像信息;NASA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及「旅行者2」號衛星上均有一張鍍金唱片,內容包含地球上各種文化及生命的聲音及圖像;科學組織METI International亦計劃在2018年底前,向距太陽最近的恆星周邊各行星發送信號。
霍金警告﹕外星生物或懷敵意
不過這些主動招手的行動惹來質疑。有人認為地球與外星文明並無通訊協定,信息難被正確解讀;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更曾於2010年警告,儘管可以肯定外星文明存在,可是人類不該主動發信尋找對方,以免遭敵意外星生物傷害。
(綜合報道)
無線電波搜宜居帶 尋生命證據
NASA目前搜尋外星生命主要依靠射電望遠鏡所接收的無線電波,另外亦計劃派出「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等探測器搜索宜居星體,藉由分析不同星系中各個恆星發出的無線電波,天文學家可找出圍繞恆星運行、位處宜居帶的行星,並尋求可能存在生命的證據,如星體上是否存在液態水或大氣層等支持生命的要素。
迄今最有名的外星生命搜尋計劃之一,相信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1984年正式發起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SETI旨在找出來自宇宙的有規律信號,並呼籲民間利用連接互聯網的電腦,以閒置的運算能力協助分析信號數據,迄今未有實質成果。
另一些科學家則選擇更主動「接觸」外星生命。例如1974年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改建完成後,曾向距離地球2.5萬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射一段由二進制數字組成的圖像信息;NASA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及「旅行者2」號衛星上均有一張鍍金唱片,內容包含地球上各種文化及生命的聲音及圖像;科學組織METI International亦計劃在2018年底前,向距太陽最近的恆星周邊各行星發送信號。
霍金警告﹕外星生物或懷敵意
不過這些主動招手的行動惹來質疑。有人認為地球與外星文明並無通訊協定,信息難被正確解讀;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更曾於2010年警告,儘管可以肯定外星文明存在,可是人類不該主動發信尋找對方,以免遭敵意外星生物傷害。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