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嘉華/尹佩儀:汲取經驗 檢討稅制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24日 06:35
2017年02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在本屆政府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長一如以往建議多項一次過紓困措施,如寬減75%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2萬元),寬免整年度4季差餉(每戶每季上限為1000元),發放額外一個月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政府亦推出恆常的稅務寬減措施,如擴闊薪俸稅的邊際稅階至4.5萬元,增加傷殘受養人、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延長居所貸款利息扣除年期,增加個人進修開支的最高扣除額。雖然這些建議措施受到廣泛納稅人歡迎,卻略為欠缺一些突破性建議。
檢討稅務政策 擴大企業受惠幅度
在預算案中比較值得關注的,是政府聽取業界意見後,將會成立稅務政策組,研究如何改善本港稅制,積極面對周邊地區的競爭。其實內地近年亦積極進行稅務改革,用以吸引投資者及減低企業稅務成本。香港政府一直認同科研的重要,在《稅務條例》中已有相關利得稅扣除,但此做法已有數年未有檢討。相對內地為鼓勵企業進行研發,多年前推出了「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優惠,去年更大幅擴大能享受該扣除費用的範圍。稅務政策組可參考內地的做法,從而檢討香港的稅務條例,包括從事高新科技業務並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在獲利後首5年按優惠稅率繳納利得稅、推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容許扣除予支付給協力廠商研發機構的外部成本等,這些都是我們希望政府可以盡快落實的措施。
另外,在內地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可按優惠稅率繳納所得稅,去年更調低可成為合格高新技術企業的門檻,讓更多初創及中小企業能夠享受優惠稅率,促進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我們亦建議稅務政策組引入類似的低稅率優惠,從而提高本港競爭力。
結構性減稅
香港多年來一直奉行簡單稅收政策,財政司長在預算案也提了不會隨意進行大規模的改變。內地於去年全面推行「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於2016年內,該改革雖然為內地減少了4000多億人民幣的稅收,但同時帶動了內地經濟發展,帶來不少正面和長遠的影響。其實,政府也應積極謀策,如研究兩級累進稅率制,排除短暫稅收減少的顧慮,為香港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推動經濟着想。
總括來說,我們期望稅務政策組能多聽取業界意見,參考內地及周邊國家的經驗,在稅務層面為本港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活力,穩固亞洲金融中心及地區總部的地位。
作者陳嘉華是德勤中國稅務合伙人,尹佩儀是德勤中國稅務總監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