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如果民望一直領先都不能入閘 /文:蔡子強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23日 06:35
2017年02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文章】特首選舉的最新形勢發展是,縱使曾俊華在所有特首選舉民調中,支持度一直領先其他參選人,但諷刺的是,卻有可能拿不到150個提名,因而不能入閘成為候選人。
兩面楚歌
這是因為他面臨「兩面楚歌」:一方面,「西環」和建制派全面為林鄭月娥箍票,而讓他很多提名被挾走;而另一方面,向來以民意與政府周旋的民主派,今次亦有不少死硬派,拒絕跟隨民意。
雖然,外界原本一直相信,工商界應該是曾俊華的票倉,但近日卻有不少媒體報道,不少工商界選委礙於強大箍票壓力,不敢在要公開的提名階段支持曾俊華,而只能留待他若然成功入閘後,才在投暗票的階段投他一票。
據近日報章報道,這些強大壓力,包括:個別需要箍票的重點界別,選委遭「西環」逐一召見,甚至出動4名官員見一個選委;選委提名表格早已有人幫你填好,只要求你簽名;又或者,被曉以大義,遭所謂「深度照肺」等等。
周日,向來在工商界具標誌性的李嘉誠,說雖然一定會去投票,但卻不會提名任何一名參選人,因提名會「得罪人」。如果連這名地位顯赫的首富也如此,相信曾俊華在工商界能獲得的提名,將「買少見少」,增加入閘難度。
近日有建制派及評論對泛民冷嘲熱諷,提出所謂「誰偷走我的選票?」論,說如果不是泛民當日否決政改方案,北京根本很難操控提名委員會落閘,市民就可在今次特首選舉,每人手中都有一票,並且可以用這一票,4個揀1個,選出自己鍾意的特首。言下之意,曾俊華及其支持者,要怪,也只能怪泛民。
「誰偷走我的選票?」論
問題是,大家是否真的如此天真地相信,如果當日政改方案通過,曾俊華就能順利入閘,讓大家投他一票?
現實是,今次特首選舉之受操控、要求安全系數之高,實在讓整場「選舉」變得異常窒息。個別建制派更私下放話,說若然不支持林鄭,那就是等同「反中央」;又或者反對派的所謂「ABC」(Anyone But CY),其實「C」指的不是CY或Carrie(林鄭月娥),而是China,上綱上線。
其實,大多數人不是要「反中央」,而只是要「反中央欽點」而已。
試問,如果連一個得到中央任命,當了近10年財政司長的建制派,甚至在政綱中承諾處理《基本法》第23條立法等,並且在現制度下只需拿到八分之一選委提名,也不能越雷池半步,難以入閘,那麼你還如何可以幻想,在「8.31」框架下的政改方案,他還可以拿到所需的一半委員通過,成為正式候選人?「8.31」所謂容許「兩至三名候選人」出閘,恐怕也只是一個虛假的承諾而已。
且讓我們看看最後曾俊華,還有葉劉淑儀,究竟拿到多少個建制派選委提名,就可知道封殺的力度有多強,「8.31」「落三閘」下,「一半委員通過」的那一關,是如何門窄難渡。
說到底,「誰偷走我的選票?」論,其實只是一種轉移視線的伎倆而已。
正如我一直所說,如果曾俊華最終因為強大的封殺,而在建制派拿到的提名如鳳毛麟角,甚至入不到閘,那麼,到下次「重啟政改」,反對陣營將有更多的「子彈」,來攻擊「8.31」,而公眾對「8.31」下的「3道閘」,也再難存任何幻想,北京亦更難望方案可獲得通過。
「集體恐懼.扭曲民意」論

諷刺的是,今次曾俊華不單在建制派那一邊遭到強力封殺,就算在另一邊,爭取民主派選委支持時,也遇到不少死硬派的抵制。縱然他在民調中領先,有強大民意支持;縱然他在民主派和本土派的支持者當中,均拿到近五成、六成的壓倒性支持;縱然民主派之謂民主派,是因為他們本來最講民意,民意向來是他們的道德高地。
這些選委有自己自圓其說的一套道理,例如所謂「集體恐懼.扭曲民意」論,說支持曾俊華的民意,只是因為對社會撕裂、禮崩樂壞、梁振英路線延續等的恐懼,因此並不是真實的民意,還說「高漲的熱情可能是集體恐懼的條件反射,煙消雲散指日可待」。
其實,我一直對這些人都不以為然。作為民意代表,當民意在自己這邊時,他們跟你講民意,還熱中去做各式各樣的民調,去「蒐集」民意、「蒐集」業界意見,再大鑼大鼓的發布;但當民意不在自己這邊時,他們就會「搬龍門」,想出各式各樣的藉口去貶低,就如今次,說民意只是因恐懼而造成扭曲,又或者,有更激的,說其他人都是「港豬」,只有他們才「眾人皆醉我獨醒」云云。其實,說到底,這與他們一直口誅筆伐的共產黨,又有何分別?共產黨那套理論和邏輯,不正正就是如此嗎﹖
慎防政府一天「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我很想知道,當這些民主派,今天可以說民意不用理會,因為那是在「集體恐懼」下「遭扭曲的民意」,那麼以後,他們在與政府周旋時,還會否與政府講民意、做民調、講業界意見呢﹖又或者,當政府「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同樣報以一句,貶低那也「只是在『集體恐懼』下『遭扭曲的民意』」,他們又會如何回應呢?
你當然有自由提名任何人,或索性不提名,但請不要砌詞強辯,尤其是,貶低民意。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曾俊華不能入閘,那麼林鄭月娥在民望上,將難再有其他參選人可攖其鋒,她將避過一大夢魘,那就是,成了回歸後第一個「雖贏選委,卻輸民望」的特首。當曾俊華這民望上的最大對手一去,其他人也不足懼,林鄭便可輕易「既贏選委,也贏民望」,名正言順地上台,避免被人以「小圈子選舉結果不符民意」來攻擊她,損及其認受性。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