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聯儲局將於凌晨公布會議紀錄,市場盼望內容可為下月議息提供線索。隨着聯儲局官員相繼發表相對鷹派言論,市場對聯儲局加息的預期正在升溫,美國兩年期國債票據孳息率,較德國同期國債孳息率高出2.12厘,差距創近17年最大。美股昨早段微跌。
由於市場憂慮法國政局不穩,令法國國債受壓。民調顯示,在4月法國的首輪總統大選,呼籲要公投「脫歐」的極右國民陣線總統候選人馬林勒龐可望以首名出線,投資者搶購德債避險,德國兩年期國債孳息昨跌至負0.88厘的紀錄新低。德法息差擴大,兩國短期國債息差觸及歐元區債務危機以來新高,10年期息差擴大至逾4年來最大(見圖)。
憂「法國特朗普」當選 歐元跌穿1.05
民調顯示,有「法國特朗普」之稱的馬林勒龐即使在首輪投票勝出,也會在次輪投票落敗,但她在次輪落後的幅度收窄。市場憂慮黑天鵝再現,由她爆冷當選。此外,歐洲央行可能調整債券購買計劃,加上即將出現的金融監管變化,也刺激了德國國債的需求。不過當前無論德、法的短債均處於負收益率,意味持有兩國短債至到期將蒙受損失。歐元兌美元昨一度跌穿1.05,是6周以來首次。
反觀投資者對聯儲局下月加息的預期提高了,美國兩年期國債票據的孳息率升至1.24厘,逼近去年底所破的7年高位。聯邦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認為下月加息的概率達兩成,部分銀行界人士更認為概率達四成。此消彼長下,美國及德國兩年期國債孳息差距擴闊至17年最大。
英國第四季GDP修正值上調,增幅是1年來最大,反映英國公投決定「脫歐」,暫未為經濟帶來顯著負面影響。上季GDP修正為按季增長0.7%,較初值高0.1個百分點。不過全年增長下修至1.8%。
上季是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的第二個完整季度,整體經濟數據仍然理想。上季增長主要來自蓬勃的服務業,按季增長0.8%。由銀行至餐飲都屬於服務業,是英國經濟的主要部分,佔GDP約80%。服務業繼續穩步增長,部分由於消費支出增長,不過零售業在去年最後幾個月有疲軟迹象,並持續到今年初。英倫銀行副行長Minouche Shafik稱,今年2%的GDP增長目標是央行當前最佳的預測。央行認為可採取任何需要的刺激措施,但毋須減息至負利率。英鎊兌美元昨跌0.2%。
歐盟﹕英脫歐談判不會有「折扣」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警告,英國政府將面臨艱苦的「脫歐」談判,其代價將非常巨大,肯定不會有「折扣」或「零損耗」。昨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月通脹(HICP)按年升1.8%,較去年12月高0.7個百分點,接近歐洲央行所訂的略低於2%通脹目標,是4年來首次所有成員國擺脫通縮,反映區內經濟整體向好。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由於市場憂慮法國政局不穩,令法國國債受壓。民調顯示,在4月法國的首輪總統大選,呼籲要公投「脫歐」的極右國民陣線總統候選人馬林勒龐可望以首名出線,投資者搶購德債避險,德國兩年期國債孳息昨跌至負0.88厘的紀錄新低。德法息差擴大,兩國短期國債息差觸及歐元區債務危機以來新高,10年期息差擴大至逾4年來最大(見圖)。
憂「法國特朗普」當選 歐元跌穿1.05
民調顯示,有「法國特朗普」之稱的馬林勒龐即使在首輪投票勝出,也會在次輪投票落敗,但她在次輪落後的幅度收窄。市場憂慮黑天鵝再現,由她爆冷當選。此外,歐洲央行可能調整債券購買計劃,加上即將出現的金融監管變化,也刺激了德國國債的需求。不過當前無論德、法的短債均處於負收益率,意味持有兩國短債至到期將蒙受損失。歐元兌美元昨一度跌穿1.05,是6周以來首次。
反觀投資者對聯儲局下月加息的預期提高了,美國兩年期國債票據的孳息率升至1.24厘,逼近去年底所破的7年高位。聯邦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認為下月加息的概率達兩成,部分銀行界人士更認為概率達四成。此消彼長下,美國及德國兩年期國債孳息差距擴闊至17年最大。
英國第四季GDP修正值上調,增幅是1年來最大,反映英國公投決定「脫歐」,暫未為經濟帶來顯著負面影響。上季GDP修正為按季增長0.7%,較初值高0.1個百分點。不過全年增長下修至1.8%。
上季是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的第二個完整季度,整體經濟數據仍然理想。上季增長主要來自蓬勃的服務業,按季增長0.8%。由銀行至餐飲都屬於服務業,是英國經濟的主要部分,佔GDP約80%。服務業繼續穩步增長,部分由於消費支出增長,不過零售業在去年最後幾個月有疲軟迹象,並持續到今年初。英倫銀行副行長Minouche Shafik稱,今年2%的GDP增長目標是央行當前最佳的預測。央行認為可採取任何需要的刺激措施,但毋須減息至負利率。英鎊兌美元昨跌0.2%。
歐盟﹕英脫歐談判不會有「折扣」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警告,英國政府將面臨艱苦的「脫歐」談判,其代價將非常巨大,肯定不會有「折扣」或「零損耗」。昨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月通脹(HICP)按年升1.8%,較去年12月高0.7個百分點,接近歐洲央行所訂的略低於2%通脹目標,是4年來首次所有成員國擺脫通縮,反映區內經濟整體向好。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