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區政府日前以象徵式1000元低價,把港島半山一幅地皮批予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增建官邸,引起社會關注。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昨回應稱,外交部早於兩年前已向特區政府提出申請,今次政府所批的地約2100平方米,並不大,對於引起社會爭議,他認為「什麼樣的小事都會有爭議,這是香港的文化」。
呂新華昨出席一公開活動時,被問到外交部獲低價批地時,他說公署兩年前已提出申請,「終歸是要找地,要一點一點地找」,但他未有補充今次興建官邸的需要等,只說特區政府日前的新聞稿中已作解釋。他強調,2100平方米的地皮並不大﹕「它是建4層高的建築,並不高、不大。」
指兩年前已提申請 強調地皮不大
對於現時香港住宅供應不夠,外交部卻獲政府撥市區地皮,引起社會爭議,呂新華笑言﹕「什麼樣的一點點小事都會有爭議,這也是香港的文化。」他說今次撥地,得到特區政府同意,相信政府會就此解釋,又強調撥地並不是給予他個人﹕「這是政府用的,並不是給我特派員的,這也是特區政府給中央政府的一個資產,並不是給我的。」
范太:政府多次1元撥地屬公共服務
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相信,政府決定撥地前已作考慮,又指出過去政府亦曾以用象徵式價錢撥地﹕「這次是1000元,以往也試過多次以象徵式1元撥地,如亞洲協會、聯合國難民公署,這些都是公共服務。」她相信,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是有需要才會提出要求。她說,只屬美國民間團體的亞洲協會,當年亦得到特區政府以象徵式1元撥地作辦公地方。
世界各國政府不時自掏腰包在香港豪宅地段購買物業作領事官邸,如科威特政府3年前便買下貝沙灣最大面積的33號獨立屋和兩個單位,作駐港領事官邸,作價逾3億港元。
對於呂新華的說法,立法會議員何秀蘭直言﹕「1000元是好少錢,但事件就好大。」她認為,香港人需要監察政府,否則貪腐的溫牀很容易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