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潘迪藍:美難用貿易戰迫中國「跪低」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20日 06:35
2017年02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特朗普威脅對中國採取強硬貿易政策一事,會否不了了之或者打退堂鼓?看來有這樣的可能。特朗普上任幾個星期來,已推出好幾項不加思索、不經大腦的爭議政策,包括:要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興建圍牆,對7個穆斯林國家的國民實施旅遊和移民禁令,要求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以及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等。


雖然某些政策受到阻力(如對7個穆斯林國家的國民實施旅遊和移民禁令),但至少在表面上,他已兌現了很多在競選期間的承諾。唯獨是針對中國的強硬貿易政策,暫時仍未見蹤影,但估計也不用再等太久。特朗普似乎已經放棄了衝動和冒進地推翻美國過去幾十年的亞洲戰略。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時,就被迫公開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國防部長馬蒂斯和國務卿蒂勒森向日本等盟國保證,美國不會從亞太地區撤出的同時,亦拒絕了因為中國對南海島嶼的領土主張,而正面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


至少在安保政策方面,由外行人當道的時間似乎已經結束,專業人士正開始佔據上風,掌握實權。


對華貿易政策 要等新商務部長上任

可是,特朗普在東亞的政治問題方面,退回美國的傳統立場,並不意味着中美的貿易對抗已經結束。特朗普可能只是在等待他提名的商務部長人選羅斯的任命獲得國會通過,由後者來執行他心目中的貿易政策。當羅斯上任後,我們可以預期,特朗普將會採取一些行動,以顯示他正在履行對中國採取強硬貿易政策的承諾。這些行動可能包括:提高中國貨品的進口稅;針對中國某些產能過剩的行業(如鋼鐵業)實施反傾銷行動;指控中國是貨幣操縱國,令人民幣匯率偏低;以及可能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儘管在政治上,這可能會滿足到特朗普的粉絲,但對美國來說,這種貿易對抗也不會帶來好處。因為這些反華措施會帶來各種實行和法律的風險,中國亦會以強硬的反制措施回應。而且,特朗普的團隊似乎沒有認真考慮過長期的策略。


首先談一談實行的問題。很多潛在的強硬措施,在法律上都站不住腳。以指控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為例,現時就不符合美國財政部的標準。因為中國的經常帳盈餘只相當於其GDP的1.9%,這個比例不算很高,而且中國近年並沒有進行持續的單向干預,以保持人民幣疲弱。反而,中國近年是試圖透過干預,來阻止人民幣匯率繼續下跌,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據報道,一向對中國持批判態度的新成立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Peter Navarro),居然要到最近的一次簡報才驚覺這個事實。


強硬手段說易行難

當然,特朗普可以下令改寫「遊戲規則」(這可能會令其他國家也符合被制裁的條件),或者索性不理會現行的規則,只是單單針對中國來動手。但這種舉動會帶來政治代價,令外界更加認同中國的說法──即是美國只是為了遏制中國,阻止中國崛起。同樣地,全面提高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至高於其他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國的水平,將會促使中國向世貿組織作出投訴。以案件性質來看,美國一定會被世貿組織裁定敗訴。屆時,美國將面臨抉擇。一是打退堂鼓,一是不理會國際的「遊戲規則」,試圖推翻整個全球貿易體系。


不理國際遊戲規則 代價大

至於再使用《美國貿易法案》的第301條款(該條款容許美國政府對被控犯有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國家進行廣泛制裁)的建議,也是大有問題。在1980年代,美國曾經多次向日本使用這一條款。在中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國之前,美國亦曾經多次向中國使用這一條款。但是,世貿組織已經裁定,第301條款有部分是非法的。重新使用第301條款,將會在世貿組織內引發更多訴訟。執行這種「走鋼線」的政策的法律、聲譽和系統成本相當高。除非中國真的是一個極難處理的獨特案例,向它施加高壓政策可以迅速迫使它結束其不良行為,否則並不划算。


但是,以為中國在強硬政策之前就會「跪低」的想法是錯誤的。中國與美國的全面貿易戰爭,可能會令中國的GDP增長下跌。但是,中國可以為受到美國貿易行動影響的企業或行業提供支援,包括:減稅、補貼或低息貸款。


中國可針對中西部州份企業報復

很多支持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人似乎相信,中國很快就會出現嚴重的金融危機。這是一個錯誤的判斷。雖然中國的金融體系有些凌亂,但因為其國民儲蓄夠多,仍不致出現資金問題。以為中國面臨經濟壓力時就會瞬即變得脆弱的策略,很可能會以失敗告終。


而且,中國的報復行動亦可以對美國造成相當大的損害。最簡單的行動,就是大幅削減美國農產品(尤其是大豆)和波音飛機的進口。只需向一些國有企業發出指示,就很容易做到這點。


但是,特朗普其實只是靠美國中西部的搖擺州份險勝。如果中國真的夠聰明,它將會編製一份美國中西部州份的企業名單,對這些企業出口中國的貨品或者它們在中國的經營者施加限制。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法理其實相當脆弱。在開放的美國,因為貿易戰爭而引致現實的經濟痛苦而招致政治攻擊,會很難管控。相對來說,在封閉的中國,這反而容易管控得多。


中國認定擁有「彈藥」比美多

中國的領導層似乎認定,在中美貿易衝突中,它擁有的彈藥比美國更多,特朗普的好戰態勢在一年左右就會自毁。因此,中國正準備進行長期的消耗戰,類似它迫使特朗普重申一個中國政策的沉默和不合作運動。整天幻想着很易令中國在貿易問題上讓步的特朗普顧問,應該將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勝利引以為鑑。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