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行壞帳見頂 息率高撐股價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20日 06:35
2017年02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 天達多元資產投資主管John Stopford看好內銀股後市,《Money Monday》在此板塊優中選優,推介中國銀行(3988)作為讀者追逐是次港股升浪的投資對象。另外,瑞信近日發表報告,將中國人壽(2628)列為最受惠於內地債息及股市回升的內險股,理據充分,值得留意。 ”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陳德豪於上期《Money Monday》封面故事指出,銀行的撇帳有很強的主觀因素,視乎管理層對未來前景的看法。此分析其實不止適合於他在上期提及的渣打集團(2888)等國際銀行,亦可應用於內銀股。去年10月底,中國銀行(3988)公布第三季業績,該季度末不良貸款餘額環比上升2.2%,不良貸款率亦小幅回升,撥備覆蓋率仍持平在155.8%,惟期內撥備費用卻按年下跌14.1%至140億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第二季已確認較高的撥備,而且受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及工業企業財務狀況改善的影響,第三季新不良貸款形成率由上半年的1.1%下降至0.56%(均為年化率)。正正由於撥備費用按年減少,中行該季盈利按年增長2.4%至418億元人民幣。


受惠PPI回升 企業財務改善

由於過去幾個月內地經濟數據持續改善,大宗商品價格反覆上行,而且內地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P)於去年9月按年重錄正數後,上月按年增長加快至6.9%,屬逾5年以來最大升幅,有利工業企業的盈利表現,故中行在下月公布的去年第四季業績,撥備費用按年減少幅度料更大,可望支持盈利按年增長提速。


中行去年第三季淨利息收入為749億元人民幣,佔營業收入1083億元人民幣約七成,可見貸存業務仍然是該行最賺錢的業務。該行第三季淨利息收入環比下跌0.5%,主要原因是淨息差環比下降7個基點至1.75%,延續2013年第四季以來反覆下跌的弱勢(見圖),源頭是市場競爭加劇,而稅制轉變亦有不利影響,預期此一趨勢在未來幾季仍會延續。


分拆中銀國際 成股價催化劑

不過,以上周五收市價3.95元計,中行預測市盈率僅6.1倍,預測息率達5厘,估值吸引,相信壞帳改善的利好可以抵銷利息收入下跌的利淡。該行料於下月底公布去年全年業績,屆時料會宣布年度股息,亦可能公布分拆投行業務中銀國際上市的計劃,均足以成為帶動股價進一步上升的催化劑。


[封面故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