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方知 家人醫護照亮黑暗日子 精神病康復者﹕總有人同行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19日 20:35
2017年02月19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滿街一支支街燈本用來照明,但當年仍是10多歲小伙子的Alex,卻妄想街燈都是監控工具。當年與精神科護士一通電話,令他發現自己已患上精神分裂症,家人的支持助他走出困境。現年33歲的他回首當初,才發現身邊人的種種付出,令他不再懼怕精神病或外界歧視,「總有人與你同行」。


明報記者 劉嘉裕 葉真真

父母從小奉行自由政策,不干涉學習,Alex小學時名列前茅,甫升中一即性情大變,會突然打破玻璃宣泄怒氣。中四時被警察誤會偷竊,被鎖上手扣帶回差館,最後父親趕來為他證清白,令Alex對警察充滿陰影,亦為其精神病埋下伏筆。


感被監視焦慮高中借煙酒麻醉

某一天,Alex在街上突感渾身不自在,「好似街上每個人都望着我,後來見每支燈柱都安裝了閉路電視,我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根本躲也躲不過」,令當時14歲的Alex頭昏腦脹,情緒變得極端,時而焦慮,時而憤怒,家人只以為他「脾氣大」。


本應備戰公開試,Alex身陷情緒低谷,用迷茫、孤獨形容當時的他最合適不過,「當時知道自己有問題,哪有學生會連續兩星期都飲醉酒?但從來沒想過是精神病」。不上學的日子持續了兩年多,他躲在房間,借煙酒麻醉自己,吃飯亦不步出房門,只顧上網。


一通電話終獲理解

「上網按着按着,突然找到醫管局網頁一份問卷,寫着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測試。」因為好奇,Alex填了問卷,「內容為何與自己(的情况)這麼脗合?」結果顯示Alex有可能患上精神分裂症,還附上熱線電話。


這一通電話,改變了他一生。電話另一端是厚實的男聲,「當時那精神科護士問我的徵狀持續多久,然後就建議我跟父母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話筒放下,Alex心中盡是平靜,「找到了問題的原因,反而靜下來了」。


那天,Alex與父母一起走進醫院精神科,終於與那資深男護士見面,再深入傾談Alex的情况,「我感覺被人監視原來是妄想的病徵」,那番對話令Alex首次感到世界上有人明白他。之後再與醫生面談,確診患上精神分裂症,母親激動得落淚。


深淵見曙光感激醫護母織毛衣

本來黑暗的心情靠父母的支持重現曙光,「父母開始主動與我聊天、關心我,無時無刻都支持我」。剛開始服藥,Alex的妄想念頭仍未完全散去,「日間完全不敢外出,晚上才有膽量走在街頭」。護士見狀,介紹Alex參加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的精神康復課程,希望他能打破障礙,「護士經常說我是他退休最後一個個案,但仍然為我勞心勞力」,Alex的母親更親手編織毛衣送給該護士及醫生,以表感激之情。


精神分裂症陪伴Alex十多個寒冬,Alex在藥物協助下回復正常生活,現於社企餐廳工作。雨後天晴,Alex回首飽受精神分裂折磨的日子,坦言當時沒察覺父母、醫護人員的努力,「本以為沒人明白我,病癒後才發現當時有人願為我的病而努力,才發現不是所有人都站在對立面,總有人與你同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