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宗永﹕河套科技園 陸中有港港中有陸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16日 06:35
2017年0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1月初,港府終於推出閒置達20年曾被列為「十項重基建工程」之一的落馬洲河套科技園。


河套原屬深圳市範圍。 1990年代末期,香港與深圳兩地政府的深圳河治理工程竣工後,新舊河道之間形成曲流區域,撥歸香港管治,但當時河套歸屬於哪個政區尚未有決定。今次的合作備忘錄確認河套區土地業權屬香港政府,87公頃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面積是香港科學園的4倍,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管理,使用本港法律。


科技園不一定帶來暴增機會

發展科技園,不離匯聚人才和開拓市場。說人才,很多人條例反射覺得香港的工程師會受益,真相未必如此。內地盛產基礎技術專才,例如工程師,香港更多是服務行業的,例如律師、會計師和銀行家,這才是明顯的互補。現實看,科技園不一定會立即為香港工程師帶來暴增的機會,因為深圳河另一邊的工程師供應多、薪金廉。


理想中,開拓市場是雙向的。內地企業和人才固然希望可以通過香港走入全球市場。但作為香港人,我也希望本港企業可以通過這平台走進中國市場。但這又是否現實呢?內地市場體積大,但競爭也很劇烈,香港的創業家能否通過這平台落地,走進13億人的市場,尚待觀察。香港人往大陸創業的黃金機會已經過去,大陸對人才的需求和供應比起10年前已經有天壤之別。在香港長大的年輕人的長處是﹕守規矩、行事有職業道德,短處就是缺乏狼性。


排外心態源於偏見

有人建議科技園應該走「港人優先」,像特朗普的「America First」優先聘用港人。


科技園帶出本土主義與發展高科技所產生的張力。我相信這種張力並不是香港獨有,新加坡、倫敦等城市,也面對類似的問題。香港作為人才匯聚的國際金融中心, 但亦有人抱怨外地專才不單止搶奪港人的職位, 連樓價也被抬高,香港的年輕人自然會產生強烈的排外心態。


香港從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可惜很多本土派是看到兩種大陸人﹕一種是大灑金錢在山頂買豪宅!另一種是帶小孩在海洋公園小解!然而這些都是偏見。我認識的很多大陸年輕人都是高學歷、勤奮及樂於為前途拼搏、在投行任初級職位,與同事在西環分租小公寓。就像河套業權爭議的最終解決方案,理想結果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張宗永 翼之聯想]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