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嘆港無資源政策配合 埋沒人才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13日 06:35
2017年0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沒有賽車場,就聚唔到賽車人。」被譽為天才車手的張煒安對本港體育政策發展緩慢深感無奈,直言賽車運動不光靠技術,亦靠金錢、贊助商支持,若無政策配合,亦難以促進賽車運動發展。


剛出道賽車手只能自資出賽

16年前張煒安亦曾講過類似的話,那是2001年澳門格蘭披治賽車場,張煒安力爭連續四連霸,在東望洋上山路段盡顯技術,惜戰車性能不敵3名日本車手,在大直路被趕過,屈居殿軍而淚灑當場。當時他慨嘆,本港車手的技術可與日本車手力拼,自己水平亦與日本車手相若,但戰車遜色於有車隊、贊助商支持的車手的車輛而招致落敗。


張煒安說,賽車世界很現實,運動員賽出成績,才能吸引贊助商支持或加入職業車隊,才有機會繼續參賽。但如果只是一個剛出道賽車手,無論技術如何,亦只能自資賽出成績。他還記得90年代香港車手的輝煌成績,不過現時賽車運動似有走下坡的感覺。


去年本港首次舉辦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賽事,令本港賽車運動現曙光。不過,張煒安指興建賽車場地多年來卻只聞樓梯響,希望政府可以在政策上配合,或興建賽車場,或協助車手尋找經理人及贊助,才能幫助有潛質的香港車手有更好發展。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