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器官來源存疑 中國論文遭撤稿 文章稱無來自死囚 黃潔夫:數據失實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13日 06:35
2017年0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期刊《Liver international》擔憂一項中國學者的研究涉及到用死刑犯的器官做移植手術,決定撤回一篇於去年9月在線發表的論文。中國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稱,中國器官捐獻移植委員會支持雜誌社撤回論文的決定,因為文中數據失實,並稱「沒有移植死囚器官」。


期刊促證器官來源 未獲回應

澎湃新聞網昨報道,《Liver international》去年刊登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器官移植專家鄭樹森,以及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嚴盛有關器官移植的研究論文。今年1月30日,《Liver international》在線刊登了一篇來論,認為不應發表涉及死刑犯器官數據為基礎的論文,質疑中國學者沒有使用死刑犯器官的聲明。《Liver international》期刊曾要求論文作者所在單位在今年2月3日前提供證明器官來源的資料,但沒有得到回應,於是決定撤回有關論文。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昨日表示,中國器官捐獻移植委員會支持雜誌社撤回這篇論文的決定,因為這篇文章的數據是失實的。黃潔夫強調,「我們每一個從事器官移植的醫生,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自己國家的榮譽,絕不能為了發表一篇科學數據造假的文章,去損害國家移植事業的國際聲譽」。


案例處於禁用死囚器官前

讓鄭樹森團隊的論文陷入爭議的是論文的研究對象,564個(實際有效563個)在浙一醫院做肝臟移植手術的案例;移植時間為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這一時期,恰好在中國正式宣布全面停止使用司法途徑來源(死囚)器官之前。在論文中,研究團隊寫道,「所有器官從心臟死亡器官捐獻者獲得,沒有使用來自死刑犯的器官」,但這些含糊陳述沒有令文章免於倫理爭議。


黃潔夫稱,質疑信中指出的一些問題是事實,「2011至2014年我們公民捐獻的肝臟器官是1910例,浙一醫院是166例,文章中說進行了564例,那肯定是不對的」。如論文數據屬實,意味着浙江醫大一院移植的肝臟器官,是官方數據的3倍多。黃潔夫稱,他已與鄭樹森院士通過電話,肯定了浙江醫大一院在國家移植事業上的貢獻,但他不能為發表論文造假。黃轉述鄭樹森表示,數據是下級醫生統計,鄭並不知情,他也將嚴格處理此事。


作者稱不知情 下級醫生統計

長期以來,中國器官移植因大量使用死囚器官引發嚴厲批評。2015年1月1日,中國正式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官方宣稱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唯一合法來源。目前,在內地談論器官移植仍是禁忌話題,中國學者器官移植論文遭撤稿的報道,昨日已悉數被刪除。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