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習近平主席主導的中國軍改,根據「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藍圖,去年主要進行了「脖子以上」即首腦機構的改革。今年將進入「軀幹」的改革,陸軍方面相信包括下述內容:
一、現有集團軍恢復「軍」的稱號,採用「軍——旅——營」制;每軍人數減為3.5至4.5萬人,陸軍由2013年國防白皮書的85萬縮減至60萬。
二、戰區陸軍統合成集團軍,一個戰區一個,每個集團軍轄2至3個軍,戰區陸軍司令部即為集團軍司令部,杜絕戰區陸軍司令部機關化,以及架構重疊、機關臃腫、人員冗懶的情况再出現。建設一支既能各自為戰又能大兵團作戰、獨當一個戰略方向的戰區陸軍部隊,以及一個野戰化戰區陸軍司令部。
三、現有18個軍縮減為15個,多出的3個改為師並探索扁平化的作戰指揮模式。
以上猜想,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以下詳細分析。
保留軍編制以應對可能的大兵團作戰
中國不同於美國,美國兩面是大洋,唯一的兩個鄰國與其相比力量懸殊,所以在美國本土不可能出現大兵團作戰。中國地緣環境正好相反,即使大兵團作戰機率甚微,但必須具有這個能力,而保留軍的編制,組建由2至3個軍組成的集團軍是事所必然的事。
旅的打擊力遠遠不如師,這點美國在「師改旅」的實踐中已有所發現,但為什麼還要改呢?主要是旅的反應速度快、機動性強,很適合美國快速部署、快速打擊的全球干預戰略。
旅的快速和機動靈活也被中俄看中,所以兩國都不約而同實行「師改旅」。中國獨特的「軍——旅——營」制,是將旅的快速機動和軍的大兵團作戰能力結合在一起,具備當年八路軍「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的優點。此外,當需要和盟軍聯合作戰,中國的軍長可直接指揮外軍例如巴基斯坦的師,這是美軍常用的模式。隨着中國國家利益和國際義務的擴展,出現與盟軍聯合作戰並不出奇。
其實美國也有軍和集團軍編制,全軍有3個集團軍、4個軍,均只有一個戰術司令部,戰時再編入部隊,美國打伊拉克就投入了兩個軍和一個集團軍司令部以指揮地面戰役。1985年中國軍改,因外界所知不多,以為多兵種合成便是集團軍,把軍改為集團軍,全軍有24個之多,嚇了洋人一跳。
東部戰區陸軍特殊安排應對台海
一、東部戰區。
東部戰區第1、第12、第31共3個軍大部分完成「師改旅」,下一步是將其統合為集團軍,稱「第一集團軍」,東部戰區陸軍司令部同時是第一集團軍司令部,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同時是第一集團軍司令員,為中將軍銜,領導大兵團作戰以及平時的演練。
由於東部戰區面向台灣,其所屬3個軍都有特殊編制。駐福建的第31軍第86師並沒有改為旅,而是一個兩棲機械化步兵師,主因是為了加強打擊力。該師轄有裝備96A主戰坦克的1個裝甲團、2個兩棲機步團,裝備可以渡海作戰的最新式ZBD05型兩棲步兵戰車。
此外,駐守上海外圍的第一軍也有一個兩棲機械化步兵第1師,裝備編制和第86師相近。
徐州的第12軍也有一個第179特種登陸旅(駐南京),其中一個營裝備96A主戰坦克,4個營裝備俄式ZBD86A型兩棲步兵戰車,可泅渡750米寬的河流,但無法應付波濤汹湧的渡海作戰。這是一支隱性兩棲師,近年演習出現05型兩棲步兵戰車的身影,全部改裝後可能回復師制。將來統一台灣戰爭爆發,第179特種登陸旅(師)便和第一軍第1兩棲機步師、第31軍第86兩棲機步師合組為強大的兩棲軍團,成為渡海作戰的先鋒。
二、南部戰區。
南部戰區3個軍將統合為「第二集團軍」,做法和東部戰區一樣。駐廣東的第42軍也有一個兩棲機械化步兵第124師,也是裝備05式兩棲步兵戰車,其作用是支援台海作戰,也能應對南海島礁作戰需求。至於駐廣西的第41軍和駐雲南的第14軍都有特殊使命,估計不會撤編。
三、西部戰區。
西部戰區陸軍的第13軍和第21軍統合為「第三集團軍」,這是一支善於山地戰、荒漠戰之師。這次軍改陝西劃入中部戰區,但原蘭州軍區兩個軍全在陝西,估計不可能全部劃歸中部戰區,近期報道表明第21軍肯定歸屬西部戰區,該軍大部分部隊都駐守甘肅,僅軍部在陝西寶雞,寶雞離甘肅只有幾十公里,不必移動。軍部家屬多,跨省移駐必定影響家屬的就學就業以及醫保社保關係。
結構扁平化 建高速高機動「虎賁師」
四、北部戰區。
北部戰區現有第16、第26、第39、第40共4個軍,估計其中的3個軍合組為「第四集團軍」,多出的一個將改為師。第39軍是重裝部隊,具有解放朝鮮平壤、漢城(今稱首爾)兩個首都的光榮歷史,第26軍駐山東,這兩個軍應該不會動。餘下第16軍和駐錦州的第40軍,鑑於中俄已成為緊密戰略伙伴關係,駐吉林的第16軍可能改為師,仍歸第四集團軍統領。
第16軍改為第16師並非簡單改制和裁員,而是探索一種新型的編制和作戰模式。該師將採用「師——團——連」制,師轄5個作戰團,團轄5個加強連,簡稱「五五制」,體現扁平化的指揮需求。該師還有直升機、重炮、導彈等作戰支援部隊,及防空、防化、工兵、電戰等間接支援部隊,全師約1.6萬人,接近半個軍人數。全師以輪式戰車為主,一切重武器均可自行,實現高速、高機動化。為區別現有獨立師,可以「近衛師」或中國特色的「虎賁師」命名。
五、中部戰區。
駐陝西臨潼的第47軍若劃入中部戰區,中部戰區便有第20、第27、第38、第47、第54、第65共6個軍之多,其中第20、第47兩個軍可能採用第16軍改革模式,成為第20、第47「虎賁師」,該兩個師與第54軍組建直隸軍委的「中央集團軍」,餘下3個軍組建為「第五集團軍」。
如此一來,全部陸軍便由6個集團軍組成。
強化旅戰力 實行旅長一元化指揮
現在中國的軍有5至7個作戰旅,部分還是作戰師,加上陸航旅、炮兵和導彈旅、防空旅、工兵旅、特戰旅、後勤旅,以及電子部隊、無人機部隊、防化兵部隊等軍直屬旅,一個軍有13至14個旅之多。這就失去「師改旅」的原意,造成旅戰力不足(也令旅長軍銜不高),作戰旅與戰鬥支援旅協調困難。過去美軍採用類似建制,直升機就常打了自己人。
研究指出,一個旅擁有16架武裝直升機、16架運輸直升機及若干無人機,戰力可以翻一番。雖然直升機集中為一個航空旅有利訓練和調配,但其缺點大於優點。
所以,未來陸航旅、炮兵和導彈旅、電子和無人機旅、特戰旅甚至工兵旅,將分為若干營直接配屬各作戰旅,實行旅長一元化指揮,軍司令部擔任戰役統籌和指揮工作。全軍簡化為「四四制」,即1軍轄4旅、1旅轄4個合成營,營為最小戰術單位。4個旅中2個為重型旅,即裝甲旅和機械化步兵旅各一,2個高機動輕型旅。4旅制有利一分為二實行兩翼作戰。
作者是香港戰略學會主席、軍事評論員
一、現有集團軍恢復「軍」的稱號,採用「軍——旅——營」制;每軍人數減為3.5至4.5萬人,陸軍由2013年國防白皮書的85萬縮減至60萬。
二、戰區陸軍統合成集團軍,一個戰區一個,每個集團軍轄2至3個軍,戰區陸軍司令部即為集團軍司令部,杜絕戰區陸軍司令部機關化,以及架構重疊、機關臃腫、人員冗懶的情况再出現。建設一支既能各自為戰又能大兵團作戰、獨當一個戰略方向的戰區陸軍部隊,以及一個野戰化戰區陸軍司令部。
三、現有18個軍縮減為15個,多出的3個改為師並探索扁平化的作戰指揮模式。
以上猜想,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以下詳細分析。
保留軍編制以應對可能的大兵團作戰
中國不同於美國,美國兩面是大洋,唯一的兩個鄰國與其相比力量懸殊,所以在美國本土不可能出現大兵團作戰。中國地緣環境正好相反,即使大兵團作戰機率甚微,但必須具有這個能力,而保留軍的編制,組建由2至3個軍組成的集團軍是事所必然的事。
旅的打擊力遠遠不如師,這點美國在「師改旅」的實踐中已有所發現,但為什麼還要改呢?主要是旅的反應速度快、機動性強,很適合美國快速部署、快速打擊的全球干預戰略。
旅的快速和機動靈活也被中俄看中,所以兩國都不約而同實行「師改旅」。中國獨特的「軍——旅——營」制,是將旅的快速機動和軍的大兵團作戰能力結合在一起,具備當年八路軍「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的優點。此外,當需要和盟軍聯合作戰,中國的軍長可直接指揮外軍例如巴基斯坦的師,這是美軍常用的模式。隨着中國國家利益和國際義務的擴展,出現與盟軍聯合作戰並不出奇。
其實美國也有軍和集團軍編制,全軍有3個集團軍、4個軍,均只有一個戰術司令部,戰時再編入部隊,美國打伊拉克就投入了兩個軍和一個集團軍司令部以指揮地面戰役。1985年中國軍改,因外界所知不多,以為多兵種合成便是集團軍,把軍改為集團軍,全軍有24個之多,嚇了洋人一跳。
東部戰區陸軍特殊安排應對台海
一、東部戰區。
東部戰區第1、第12、第31共3個軍大部分完成「師改旅」,下一步是將其統合為集團軍,稱「第一集團軍」,東部戰區陸軍司令部同時是第一集團軍司令部,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同時是第一集團軍司令員,為中將軍銜,領導大兵團作戰以及平時的演練。
由於東部戰區面向台灣,其所屬3個軍都有特殊編制。駐福建的第31軍第86師並沒有改為旅,而是一個兩棲機械化步兵師,主因是為了加強打擊力。該師轄有裝備96A主戰坦克的1個裝甲團、2個兩棲機步團,裝備可以渡海作戰的最新式ZBD05型兩棲步兵戰車。
此外,駐守上海外圍的第一軍也有一個兩棲機械化步兵第1師,裝備編制和第86師相近。
徐州的第12軍也有一個第179特種登陸旅(駐南京),其中一個營裝備96A主戰坦克,4個營裝備俄式ZBD86A型兩棲步兵戰車,可泅渡750米寬的河流,但無法應付波濤汹湧的渡海作戰。這是一支隱性兩棲師,近年演習出現05型兩棲步兵戰車的身影,全部改裝後可能回復師制。將來統一台灣戰爭爆發,第179特種登陸旅(師)便和第一軍第1兩棲機步師、第31軍第86兩棲機步師合組為強大的兩棲軍團,成為渡海作戰的先鋒。
二、南部戰區。
南部戰區3個軍將統合為「第二集團軍」,做法和東部戰區一樣。駐廣東的第42軍也有一個兩棲機械化步兵第124師,也是裝備05式兩棲步兵戰車,其作用是支援台海作戰,也能應對南海島礁作戰需求。至於駐廣西的第41軍和駐雲南的第14軍都有特殊使命,估計不會撤編。
三、西部戰區。
西部戰區陸軍的第13軍和第21軍統合為「第三集團軍」,這是一支善於山地戰、荒漠戰之師。這次軍改陝西劃入中部戰區,但原蘭州軍區兩個軍全在陝西,估計不可能全部劃歸中部戰區,近期報道表明第21軍肯定歸屬西部戰區,該軍大部分部隊都駐守甘肅,僅軍部在陝西寶雞,寶雞離甘肅只有幾十公里,不必移動。軍部家屬多,跨省移駐必定影響家屬的就學就業以及醫保社保關係。
結構扁平化 建高速高機動「虎賁師」
四、北部戰區。
北部戰區現有第16、第26、第39、第40共4個軍,估計其中的3個軍合組為「第四集團軍」,多出的一個將改為師。第39軍是重裝部隊,具有解放朝鮮平壤、漢城(今稱首爾)兩個首都的光榮歷史,第26軍駐山東,這兩個軍應該不會動。餘下第16軍和駐錦州的第40軍,鑑於中俄已成為緊密戰略伙伴關係,駐吉林的第16軍可能改為師,仍歸第四集團軍統領。
第16軍改為第16師並非簡單改制和裁員,而是探索一種新型的編制和作戰模式。該師將採用「師——團——連」制,師轄5個作戰團,團轄5個加強連,簡稱「五五制」,體現扁平化的指揮需求。該師還有直升機、重炮、導彈等作戰支援部隊,及防空、防化、工兵、電戰等間接支援部隊,全師約1.6萬人,接近半個軍人數。全師以輪式戰車為主,一切重武器均可自行,實現高速、高機動化。為區別現有獨立師,可以「近衛師」或中國特色的「虎賁師」命名。
五、中部戰區。
駐陝西臨潼的第47軍若劃入中部戰區,中部戰區便有第20、第27、第38、第47、第54、第65共6個軍之多,其中第20、第47兩個軍可能採用第16軍改革模式,成為第20、第47「虎賁師」,該兩個師與第54軍組建直隸軍委的「中央集團軍」,餘下3個軍組建為「第五集團軍」。
如此一來,全部陸軍便由6個集團軍組成。
強化旅戰力 實行旅長一元化指揮
現在中國的軍有5至7個作戰旅,部分還是作戰師,加上陸航旅、炮兵和導彈旅、防空旅、工兵旅、特戰旅、後勤旅,以及電子部隊、無人機部隊、防化兵部隊等軍直屬旅,一個軍有13至14個旅之多。這就失去「師改旅」的原意,造成旅戰力不足(也令旅長軍銜不高),作戰旅與戰鬥支援旅協調困難。過去美軍採用類似建制,直升機就常打了自己人。
研究指出,一個旅擁有16架武裝直升機、16架運輸直升機及若干無人機,戰力可以翻一番。雖然直升機集中為一個航空旅有利訓練和調配,但其缺點大於優點。
所以,未來陸航旅、炮兵和導彈旅、電子和無人機旅、特戰旅甚至工兵旅,將分為若干營直接配屬各作戰旅,實行旅長一元化指揮,軍司令部擔任戰役統籌和指揮工作。全軍簡化為「四四制」,即1軍轄4旅、1旅轄4個合成營,營為最小戰術單位。4個旅中2個為重型旅,即裝甲旅和機械化步兵旅各一,2個高機動輕型旅。4旅制有利一分為二實行兩翼作戰。
作者是香港戰略學會主席、軍事評論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