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茶人茶事:價格親民的熟茶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11日 06:35
2017年02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幾回,筆者分享了幾款陳期二十八年或以上的陳年生普洱,包括「八八青餅」、「首批中茶繁體」、「中茶簡體」和「綠字黃印」。


這些陳年生普洱雖然優美迷人,品茗起來亦相當愉悅,但這種享受背後,就是高昂的費用,因為這些舊茶的基本入場費,每餅最少都要三萬多元人民幣或以上。換句話說,每泡茶的成本最低要一千元人民幣,令人咋舌。


其實,市場上,除了用時間來自然陳化的陳年生普洱,還有「輕入倉生茶」和「熟茶」可以選擇。由於「輕入倉生茶」主要是以生茶茶底為主,而且好喝的「輕入倉生茶」陳期一般都要有最少十年八載,因此其價格動輒每餅由數百至幾千元人民幣不等,為此,這些並不算得上是親民的選擇。


熟茶則不同,它透過人工發酵方法,以最短的時間使青澀茶青快速地醇和起來,以便入口。詳情可以參考筆者撰於二○一六年二月份的《怎樣挑選靚熟茶》。


十年前產 「堆味」已散受追捧

一般來說,熟茶的出現就是為了「當天出廠,立刻品嘗」。但實際上,因為經過人工發酵(即「渥堆」),新出廠的熟茶會出現市場上俗稱「堆味」的副作用。如果茶廠發酵技術得宜,理論上是可以把「堆味」減到最低,並不容易察覺。


傳統上,要讓熟茶「堆味」轉化或散走,可以透過空氣中的水分慢慢地帶走,但這方法卻需時很長,例如十年或以上。但是既然可以存茶十年以至二十年,那一開始又何必存熟茶呢?因此,對熟茶而言,存放時間太短,仍有「堆味」;存放時間太長,倒不如直接存生茶。所以,若要解決這兩難的情况,茶友們可以找找市面上那些陳期已達十年或以上的熟茶(即二○○七年或以前生產的),它們的「堆味」已散走,今天茶質又不錯喝的,亦已開始受到市場注意及追捧。


每餅百多至三百元人民幣

筆者當年收藏了小量熟茶來送禮自奉,今天都轉化得宜,加上現時這些十年陳期熟茶的售價仍然十分親民,不難負擔,每餅才百餘至三百多元人民幣,喝一壺都所費無幾,比起一杯名牌外帶咖啡還便宜了一大截,所以,普洱茶也不是全部都高大上的,只要對口感不要求絕對上佳的醇厚迷人,其實,熟茶隨便喝,也是十分不錯的選擇。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作者為香港浮雲茶館館主)


文:浮雲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