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秀賢:「長毛」出選 點解「嬲」多過「like」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11日 06:35
2017年02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先申報立場,作為一個公民提名支持者,我十分欣賞「長毛」(梁國雄)願意在這個政治狀况下爭取公民提名以參加特首選舉,而同時也相當尊敬長毛一直以來的政治理想和行動。只是,我認為長毛應該以實體提名方式爭取公民提名,令他可以更名正言順地令選委重視民意,最終提名他入閘。既然有人如此勇敢將理想付諸實踐,我們理應鼓勵,而不是「潑冷水」。不過,近日在facebook發現,不論在主要的媒體專頁抑或是長毛、朱凱廸或羅冠聰的專頁,不少人都指摘長毛出選,指他「界票」有之、「不顧大局」有之。在過往民主派民情當中,這種狀况實屬罕見,尤其是「票王」朱凱廸的facebook直播取得的「嬲」多於「like」,反映民情轉變相當明顯。

現時民意調查中,曾俊華的支持度明顯跑贏其餘3名特首參選人,他和胡國興在民主派支持者當中更取得八成民意支持,差不多奪去整個民主派的基本盤,尤其是佔據了溫和民主派的相當部分民意。長毛出選,民意上最受影響的可能是胡國興,因為大多數支持曾俊華的民主派支持者,基本上都是認為曾俊華較有機會當選,而他在較大機會當選的參選人中是「兩害取其輕」的選擇。而支持胡國興的民主派人士,大多都不會認為他可以在選舉中當選,而他在4名參選人當中,取態、立場、理念和政綱都是較為接近民主派,因此不少民主派支持者仍會選擇支持他。而在林鄭月娥和曾俊華「二選一」之下,民意結果更能反證上面的推論。長毛出選,不少人對此反感,皆因長毛的街頭形象太明顯,不少人對他是否認真出選有所懷疑;而他起步過遲,也加強了市民覺得他「玩玩吓」的主觀印象。因此,長毛在宣布開始索取市民提名參選特首的起步初期,就不少人抱有負面看法。

在這數年來,不論是雨傘運動,到港大校委會,再到去年的旺角衝突、宣誓DQ(disqualify)事件,不少行動均欠缺成果,最後付出更大代價,如青年新政兩名議員被DQ等。不少市民或許會認為,再用社會運動來爭取一些轉變耗時耗力,最終未必得到成果;而選擇支持曾俊華,最少可以改變到梁振英路線,就如當初的「ABC」(Anyone But CY)一樣,相對容易達到階段性目標。棄長毛而取「鬍鬚」,在這種心態持續發展加上facebook「圍爐效應」下,慢慢成為相當多民主派支持者的共識。

特首選舉局勢持續發展,再加上市民心態的演變,未來政治版圖出現大洗牌的機會愈來愈大。不論是林鄭上台抑或是曾俊華上台,蜜月期當然各有長短,但他們一開頭也會採取相當柔性的政治策略和手段,令「反對陣營」不會過於反對他們的施政方針。而這種政治手腕,可能會令一些非原則性的建制派和民主派支持者重新靠攏中間,而兩邊激進勢力也難以擴大支持空間。而未來的政治形勢,就更需要一些可以打破現有標籤、二元對立的政治勢力,突破當下政治角力,重新思考香港定位和未來走向,尤其更需着重重新詮釋何為「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以及當下香港正需要什麼條件以繼續走下民主、自治、自主道路。

作者是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