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京聞風:央媒吃「補藥」提升競爭力 /文:鍾鳴九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10日 06:35
2017年02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深改小組6日在北京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採編播管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試行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近年來央媒改革思路中最具可操作性的事件,意味着改革序幕將要拉開,並對地方媒體起到示範作用。
盼對地方媒體起示範作用
「意見」涉及4個方面,重點在人員編制和薪酬改革方面,目標是增強新聞從業者的事業心、歸屬感和忠誠度,提升央媒作為主流媒的影響力和主導地位。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表示,「意見」釋放中央加快改變央媒競爭力下滑、管理散亂和人才流失等問題的決心。以用人制度和薪酬改革作為突破點,是看准央媒「短板」,將起到「保障」和「管控」的雙重效果。他認為,目前除中國外,世界上很少有國家的專業記者採用記件工資方式獲取薪酬。特別是在10年前,央媒用工改革,大量「新聞民工」、臨時工出現,也湧現不少工作出色、身處一線的人才,但受體制所限,他們普遍缺少歸屬感和對機構的忠誠度。
有資深媒體人士表示,「意見」是在給央媒吃「補藥」,先強體,再做事;奪回漸失地位,增強話語權。不過在「內容為王」、「大資料為王」的今天,面對近年湧現的海量自媒體、網路直播平台等新媒體,如何改變央媒過度沉穩,資訊單一、滯後的傳播形式,也是改革關鍵。
改善過度沉穩資訊滯後
其實在中央深改小組會的前一天,中宣部長劉奇葆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工作座談會」上,已強調「各地要抓好媒體『中央廚房』建設的龍頭工程,推進媒體深度融合」。「中央廚房」概念是去年初由官方《人民日報》率先推出實施,並獲得中央高層首肯。而「媒體深度融合」則是一個通過重新配置媒體資源,實現顛覆性創新的媒體變革的過程。
內容文風不貼地 難取悅網民
在北京一家商業媒體中心任職的陳女士表示,她大學畢業後考入央媒,經歷單位多次新聞改革,卻無實質突破;3年前她辭職來到現在公司,企業競爭力、較高薪酬和先進的企業文化讓她感受到真正的工作熱情和歸屬感。陳女士認為,「中央廚房」尚處於技術層面,而好的新聞產品應具備較高商品屬性,僅憑創新架構,不着力從內容和文風上突破,想比較「貼地」,取悅網民,絕非易事。
鍾鳴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