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升153點,收報23485點,成交金額892億元。美股高位反覆,港股初段亦受壓,國指曾跌1%,但早市末段已見跌幅大為收窄,午後港交所(0388)突然異動爆升,中港兩地券商股亦做好,連帶整個市場亦買盤湧現,成交額創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昨日市况異動是否會有好消息跟尾,執筆時仍未有所聞,但近期爆升的都是落後股、回調股,內銀股可能也有機會突破。
港股近日市况牛皮,下有支持,上升乏力,但板塊輪動多時落後股已不多,個別板塊如濠賭、石油石化股、煤炭股等都有所轉弱,故昨日初段下跌,也見不少沽盤跟進,投資者在高位獲利意欲頗高。當市場以為會再度測試23000點的支持力度時,在期指帶動下跌幅不斷收窄,但有趣的是重磅股多表現一般,中移動(0941)變動不大,騰訊(0700)下跌,匯控(0005)和友邦(1299)與大市同步,意外的是殺出港交所(0388)。
資金充裕 異動股表現參差
本欄較早前也提及港交所,認為在180多元的估值合理,30至33倍市盈率,下跌風險不大,若市况回升會有不俗的爆發力。結果市况回升,但成交卻跟不上,港交所一直只能浮浮沉沉,而A股成交額也是疲不能興,一直貼近2年低位。港交所突然發力,是否意味港股後市很樂觀?筆者覺得也不宜太過樂觀。事實上,近期市况就是有不少異動,但異動過後多沒有消息,仍能反覆上升的也不算太多,或者是很個別。感覺上,投資者是認為大市已處高位值博率一般,但市場資金充裕,熱錢便四出尋找炒落後的炒作對象,未必是基本因素好轉帶來的買盤,形成異動過後表現參差的狀况。
例如日前的內險股,中壽(2628)、中國太平(0966)等續強、平保(2318)卻又跟不上;論中型小型股,百麗(1880)爆升後仍處高位,達芙妮(0210)卻急回;水泥股整體仍偏強,昨日卻只有中國建材(3323)異軍突起。此外,爆升股往往是毫無先兆。例如昨日的內房股,市場歸因於大摩唱好,但報告前日已經出了,當時卻毫無反應。此外,一旦上升便是超大陽燭,要麼是即市反應很快,一看到異動便敢於追入,要不就只能率先買入仍處低位或整固多時的板塊,博向上突破飈升。
利淡消息無反應 市場或過分樂觀
收市後內地公布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或會重啟股指期貨。但現在炒作的原因似乎真的不重要,甚至有報道指特朗普即將向中國徵收45%關稅,市場亦全無反應,大量資金仍敢於在高位繼續入市。單以昨日的表現,短期市况仍可再升,但港股有條件向上突破24000點嗎?筆者還是有保留,只能說市底強,若流動性強勁,一切皆有可能。這句話本欄早前亦有提及,中港股市最大的變數,在於中央高壓整頓樓市、債市後,天量的資金何去何從。
人行貨幣政策中性偏緊,債息雖高但卻有資本損失的風險;樓市若再起動,中央也肯定打壓加碼,昨日已有報道指個人房貸每10天便檢討一次,非常嚴格,只要樓價上升便會遭迎頭痛擊。股市方面,當PPI由負轉正,企業盈利會易升難跌的,同時通脹趨升,也利好股市不利債市。方向上應看好股市,昨日向上突破獲大成交配合,短線表現亦應更佳。只是港股升浪已長達2個月卻從未調整,並且對利淡如貨幣政策趨緊、貿易戰傳聞等全無反應,雖說市底強,但市場如此樂觀,還是要有點戒心。
內銀受惠股市經濟向好 下跌風險低
部署上,港股熱點天天不同,若從落後、整固完成的股份埋手,可留意內銀股。內銀股由去年12月下旬隨大市上升,但過去1個月一直橫行,與內房股走勢相若,而股市升、經濟向好,銀行股定必受惠。估值上,大型內銀股市帳率才0.8倍,由於違約問題可能最壞情况已過,加上利率回升有助息差擴闊,中線有條件回到1倍,而向下風險也不大,是進可攻退可守之選。
[張兆聰 還看今朝]
港股近日市况牛皮,下有支持,上升乏力,但板塊輪動多時落後股已不多,個別板塊如濠賭、石油石化股、煤炭股等都有所轉弱,故昨日初段下跌,也見不少沽盤跟進,投資者在高位獲利意欲頗高。當市場以為會再度測試23000點的支持力度時,在期指帶動下跌幅不斷收窄,但有趣的是重磅股多表現一般,中移動(0941)變動不大,騰訊(0700)下跌,匯控(0005)和友邦(1299)與大市同步,意外的是殺出港交所(0388)。
資金充裕 異動股表現參差
本欄較早前也提及港交所,認為在180多元的估值合理,30至33倍市盈率,下跌風險不大,若市况回升會有不俗的爆發力。結果市况回升,但成交卻跟不上,港交所一直只能浮浮沉沉,而A股成交額也是疲不能興,一直貼近2年低位。港交所突然發力,是否意味港股後市很樂觀?筆者覺得也不宜太過樂觀。事實上,近期市况就是有不少異動,但異動過後多沒有消息,仍能反覆上升的也不算太多,或者是很個別。感覺上,投資者是認為大市已處高位值博率一般,但市場資金充裕,熱錢便四出尋找炒落後的炒作對象,未必是基本因素好轉帶來的買盤,形成異動過後表現參差的狀况。
例如日前的內險股,中壽(2628)、中國太平(0966)等續強、平保(2318)卻又跟不上;論中型小型股,百麗(1880)爆升後仍處高位,達芙妮(0210)卻急回;水泥股整體仍偏強,昨日卻只有中國建材(3323)異軍突起。此外,爆升股往往是毫無先兆。例如昨日的內房股,市場歸因於大摩唱好,但報告前日已經出了,當時卻毫無反應。此外,一旦上升便是超大陽燭,要麼是即市反應很快,一看到異動便敢於追入,要不就只能率先買入仍處低位或整固多時的板塊,博向上突破飈升。
利淡消息無反應 市場或過分樂觀
收市後內地公布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或會重啟股指期貨。但現在炒作的原因似乎真的不重要,甚至有報道指特朗普即將向中國徵收45%關稅,市場亦全無反應,大量資金仍敢於在高位繼續入市。單以昨日的表現,短期市况仍可再升,但港股有條件向上突破24000點嗎?筆者還是有保留,只能說市底強,若流動性強勁,一切皆有可能。這句話本欄早前亦有提及,中港股市最大的變數,在於中央高壓整頓樓市、債市後,天量的資金何去何從。
人行貨幣政策中性偏緊,債息雖高但卻有資本損失的風險;樓市若再起動,中央也肯定打壓加碼,昨日已有報道指個人房貸每10天便檢討一次,非常嚴格,只要樓價上升便會遭迎頭痛擊。股市方面,當PPI由負轉正,企業盈利會易升難跌的,同時通脹趨升,也利好股市不利債市。方向上應看好股市,昨日向上突破獲大成交配合,短線表現亦應更佳。只是港股升浪已長達2個月卻從未調整,並且對利淡如貨幣政策趨緊、貿易戰傳聞等全無反應,雖說市底強,但市場如此樂觀,還是要有點戒心。
內銀受惠股市經濟向好 下跌風險低
部署上,港股熱點天天不同,若從落後、整固完成的股份埋手,可留意內銀股。內銀股由去年12月下旬隨大市上升,但過去1個月一直橫行,與內房股走勢相若,而股市升、經濟向好,銀行股定必受惠。估值上,大型內銀股市帳率才0.8倍,由於違約問題可能最壞情况已過,加上利率回升有助息差擴闊,中線有條件回到1倍,而向下風險也不大,是進可攻退可守之選。
[張兆聰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