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筆者和很多第一次做選委的,都是因為想讓界別過回正常生活而參選,是一班在業界硬碰硬的實幹行動派,並不懂「打嘴炮」玩弄大政治。筆者近日同幾名志同道合的選委和一些選民討論過提名,有些觀點在這裏和大家分享,平衡各方的意見。首先提名需考慮參選人的界別政綱與該界別選委的政綱是否接近亦即「過回正常生活」,其次是參選人的界別政策會否損害該界別已有權益,最後就是看界別民意是否一致。若上述全中,就算有一些非界別政綱未能符合,在民意授權下已可考慮提名該參選人。
check and balance是管治最重要一環
以高等教育界為例,高教界政綱有二:取消特首校監實權、增加民選校董(校委)比例及捍衛高教誠信。要取消特首校監實權和增加民選校董(校委)比例,首先各院校要檢討大學管治並修改大學條例。因院校有別,所以需要每間院校分開檢討,並將大學條例修改法案提交立法會,同時教資會可以修改大學條例為前提進行全港性檢討研究。但是若政府不開綠燈,這些都是白做的。例如浸大是檢討大學條例的先驅,卻因檢討特首校監制是否觸及法律問題而叫停並作法律諮詢;港大答應好的大學管治檢討報告一推再推遲遲未出爐。這些都不能說跟政府沒開綠燈毫無關係。所以參選人的政綱需表示政府會開綠燈,到時各院校再無藉口不展開管治檢討及修改大學條例,不然就是與全港教職員和學生為敵。
若下屆政府繼續開紅燈,校董會(校委會)暴力將繼續蔓延,高教界過回正常生活的可能性將會幻滅。以港大為例,一個給李國章9分的校長馬斐森,處理造假不力、無視利益衝突、學生給予2分評分,辭職是意料之內無甚稀奇;但筆者不禁要問他是真心還是身不由己?這才是校董會(校委會)凌駕行政問題的核心。他的辭職和遲遲未出爐的檢討報告有沒有關係?倘若紅燈繼續高掛,接任的港大校長筆者認為極可能是一名祖國同胞,而筆者的心水是港大楊丹,譚廣亨盧寵茂亦只能排其後。
第二,check and balance是管治中最重要的一環。要捍衛高教誠信,參選人的政綱需針對香港沒有對「吹哨者」的保護和告密的渠道。立法保護「吹哨者」、告密者不但符合高教界政綱,也是一個跨界別的政綱;成立監察公帑運用的機關如「研究誠信辦公室」或在撥款機關引入民選元素都是刻不容緩。
至於參選人的界別政策會否損害該界別已有權益,當然要細看參選人的政綱才可判斷。但現屆政府今年施政報告有兩項筆者和幾名選委及一些選民認為會嚴重損害高教界已有權益:第一,第57段政府會要求教資會「於一年內完成檢討研究經費的分配方法,加入研究影響、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等評審準則」;第二,第58段「政府亦會透過教資會要求大學於半年內優化其知識及科技轉移計劃,加強知識轉移辦公室的功能,以統籌及轉化研究成果。大學優化計劃後應盡快實施,教資會及創科局將持續檢視實施情况,作為撥款的準則之一」。
首先筆者是非常支持創科局的成立和創新科技發展,但是要將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成為研究經費評審準則,筆者絕不贊同並堅決反對,這勢將扼殺基礎研究、社會人文科學研究,令各大院校排名下跌。可知道抗生素和互聯網都是因基礎研究而生,以至大部分諾貝爾獎項都是建基於基礎研究。不但研究撥款,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將成大學撥款準則之一,這將令大學方針嚴重傾斜應用研究,並將基礎研究、社會人文科學研究邊緣化,以獲取教資會撥款,教資會亦將成「創科局2.0」。筆者將在日後深入探討這兩項政策。
筆者在一個公開講座就這兩項政策詢問胡官(胡國興),胡官表示大學學術研究若有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應予以鼓勵嘉獎;但若成為研究經費撥款準則則不可接受,因會扼殺了基礎研究。筆者和在座的幾名選委甚是認同。筆者和幾名選委一致認為這是創新科技「大躍進」,變相懲罰高教界。林鄭月娥表示會遵從現屆政府路線,所以筆者將在代表高教界會面林太時詢問這兩項政策是否懲罰高教界及會否由她繼續施行。
避免最壞結果
相信最具爭議的非界別政綱是「反對8.31」,「民主300+」有,大多數界別有,戴耀廷的推薦計劃也有。8.31方案以大比數被否決是不爭的事實。胡官不理8.31,葉劉淑儀、曾俊華以8.31為基礎,林太也不會反對8.31,筆者在此斷言沒有一名參選人到提名期最後一天會改變他們對8.31的態度。
避免最壞結果,讓高教界過回正常生活,亦即讓香港過回正常生活,就是不讓對界別最差的當選,等同是要讓對界別好和最有可能勝出的入閘繼而當選。今次選舉只要多過一個人入閘就已是一個有競爭的選舉,達到反操控、顛覆選舉的效果。筆者和幾名選委認為若有界別民意支持的參選人,符合界別政綱並沒有損害界別已有權益,並承諾如實反映香港市民對8.31的民意給中央,則可接受並給予提名。當然若堅持參選人要反對8.31才可給予提名,則胡官、曾俊華也不可提名,因「長毛」(梁國雄)是唯一選擇;基於提名與投票需依從同樣的原則,就算他們能入閘也不可投票給他們,結果是怎樣筆者也不用多說。筆者和幾名選委認為只要能令香港未來5年過回正常生活,就算被站在道德高地的「原則派」罵,也無悔於選民和「誠信」兩字。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民意。
(作者按:筆者沒有支持任何參選人的意思,並不代表「高教界民主行動」,只是依民意直說)
作者是高等教育界選委、高教誠信關注組召集人、浸會大學民選校董
check and balance是管治最重要一環
以高等教育界為例,高教界政綱有二:取消特首校監實權、增加民選校董(校委)比例及捍衛高教誠信。要取消特首校監實權和增加民選校董(校委)比例,首先各院校要檢討大學管治並修改大學條例。因院校有別,所以需要每間院校分開檢討,並將大學條例修改法案提交立法會,同時教資會可以修改大學條例為前提進行全港性檢討研究。但是若政府不開綠燈,這些都是白做的。例如浸大是檢討大學條例的先驅,卻因檢討特首校監制是否觸及法律問題而叫停並作法律諮詢;港大答應好的大學管治檢討報告一推再推遲遲未出爐。這些都不能說跟政府沒開綠燈毫無關係。所以參選人的政綱需表示政府會開綠燈,到時各院校再無藉口不展開管治檢討及修改大學條例,不然就是與全港教職員和學生為敵。
若下屆政府繼續開紅燈,校董會(校委會)暴力將繼續蔓延,高教界過回正常生活的可能性將會幻滅。以港大為例,一個給李國章9分的校長馬斐森,處理造假不力、無視利益衝突、學生給予2分評分,辭職是意料之內無甚稀奇;但筆者不禁要問他是真心還是身不由己?這才是校董會(校委會)凌駕行政問題的核心。他的辭職和遲遲未出爐的檢討報告有沒有關係?倘若紅燈繼續高掛,接任的港大校長筆者認為極可能是一名祖國同胞,而筆者的心水是港大楊丹,譚廣亨盧寵茂亦只能排其後。
第二,check and balance是管治中最重要的一環。要捍衛高教誠信,參選人的政綱需針對香港沒有對「吹哨者」的保護和告密的渠道。立法保護「吹哨者」、告密者不但符合高教界政綱,也是一個跨界別的政綱;成立監察公帑運用的機關如「研究誠信辦公室」或在撥款機關引入民選元素都是刻不容緩。
至於參選人的界別政策會否損害該界別已有權益,當然要細看參選人的政綱才可判斷。但現屆政府今年施政報告有兩項筆者和幾名選委及一些選民認為會嚴重損害高教界已有權益:第一,第57段政府會要求教資會「於一年內完成檢討研究經費的分配方法,加入研究影響、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等評審準則」;第二,第58段「政府亦會透過教資會要求大學於半年內優化其知識及科技轉移計劃,加強知識轉移辦公室的功能,以統籌及轉化研究成果。大學優化計劃後應盡快實施,教資會及創科局將持續檢視實施情况,作為撥款的準則之一」。
首先筆者是非常支持創科局的成立和創新科技發展,但是要將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成為研究經費評審準則,筆者絕不贊同並堅決反對,這勢將扼殺基礎研究、社會人文科學研究,令各大院校排名下跌。可知道抗生素和互聯網都是因基礎研究而生,以至大部分諾貝爾獎項都是建基於基礎研究。不但研究撥款,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將成大學撥款準則之一,這將令大學方針嚴重傾斜應用研究,並將基礎研究、社會人文科學研究邊緣化,以獲取教資會撥款,教資會亦將成「創科局2.0」。筆者將在日後深入探討這兩項政策。
筆者在一個公開講座就這兩項政策詢問胡官(胡國興),胡官表示大學學術研究若有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應予以鼓勵嘉獎;但若成為研究經費撥款準則則不可接受,因會扼殺了基礎研究。筆者和在座的幾名選委甚是認同。筆者和幾名選委一致認為這是創新科技「大躍進」,變相懲罰高教界。林鄭月娥表示會遵從現屆政府路線,所以筆者將在代表高教界會面林太時詢問這兩項政策是否懲罰高教界及會否由她繼續施行。
避免最壞結果
相信最具爭議的非界別政綱是「反對8.31」,「民主300+」有,大多數界別有,戴耀廷的推薦計劃也有。8.31方案以大比數被否決是不爭的事實。胡官不理8.31,葉劉淑儀、曾俊華以8.31為基礎,林太也不會反對8.31,筆者在此斷言沒有一名參選人到提名期最後一天會改變他們對8.31的態度。
避免最壞結果,讓高教界過回正常生活,亦即讓香港過回正常生活,就是不讓對界別最差的當選,等同是要讓對界別好和最有可能勝出的入閘繼而當選。今次選舉只要多過一個人入閘就已是一個有競爭的選舉,達到反操控、顛覆選舉的效果。筆者和幾名選委認為若有界別民意支持的參選人,符合界別政綱並沒有損害界別已有權益,並承諾如實反映香港市民對8.31的民意給中央,則可接受並給予提名。當然若堅持參選人要反對8.31才可給予提名,則胡官、曾俊華也不可提名,因「長毛」(梁國雄)是唯一選擇;基於提名與投票需依從同樣的原則,就算他們能入閘也不可投票給他們,結果是怎樣筆者也不用多說。筆者和幾名選委認為只要能令香港未來5年過回正常生活,就算被站在道德高地的「原則派」罵,也無悔於選民和「誠信」兩字。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民意。
(作者按:筆者沒有支持任何參選人的意思,並不代表「高教界民主行動」,只是依民意直說)
作者是高等教育界選委、高教誠信關注組召集人、浸會大學民選校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