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報道:航機太近1月6宗罕有 民航處指3宗屬輕微事故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09日 06:35
2017年02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啟用近3個月的新空管系統再被指出現問題。傳真社昨引述民航處消息人士指出,新系統未能及時發出「預測衝突警告」 及「衝突警告」,令上月最少發生6宗航機「飛行間距不足」安全事故,指發生次數之頻密是「歷來罕有及不能接受」。但民航處表示只有3宗飛行間距不足事故,另外3宗屬於「輕微技術事故」類別。


被指太遲發出衝突警告

傳真社昨報道,1月13日、19日、24日、26日、27日和30日發生6宗航機飛行間距不足的安全事故,當中1月19日至30日發生的5宗事故,正值農曆新年航班高峰期,但民航處從未向外交代。


報道引述民航處消息人士稱,新空管系統的「預測衝突警告」未能作出可靠預測及太遲發出,是導致出現該6宗事故的重要原因,前線空管人員在事故中都是在接近「衝突警告」發出時,才作出反應及指示,是「太遲」,因當時航機飛行間距已不符安全標準,情况嚴重。


民航處:適時警示 即時適當糾正

報道並引述資深前線空管人員稱,舊空管系統一年最多發生8至10宗「飛行間距不足」安全事故,每次發生事故後,民航處都會撰寫安全報告,甚至獨立調查,「一個月出現6宗飛行間距不足是太多,頻密程度是歷來罕有,有違安全至上的大原則,當局絕對不應接受」。報道亦引述前線空管人員稱,每次出現「預測衝突警告」時,第一反應是判斷是否誤鳴,有如「狼來了」;而民航處管理層在該6宗事故發生後,怪責前線人員沒善用新系統功能、沒留意航機飛行速度變化及追趕情况等。


民航處稱,根據紀錄,1月13日、24日及26日發生的3宗「飛行間距不足」安全事故,未能符合國際民航組織要求的橫距最少5浬及垂直間距最少1000呎,3宗事故中新系統適時發出預測衝突警示或衝突警示,空管人員亦即時採取適當糾正措施,涉事航機從沒出現相撞危險。


處方稱,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使用新系統的3個月,共發生5宗飛行間距不足個案,與使用舊系統時平均每月發生1至2宗相若,調查後沒證據顯示與新系統有關。


譚文豪:之前不時誤鳴 現應響不響

身兼民航機師的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批評,民航處涉隱瞞新系統的運作問題,事件屬於嚴重程度,「新系統之前不時誤鳴,現時就應該響的時候不響」,影響前線人員工作,處方須交代如何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