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問特首參選人:(1)基本工程開支的預計增幅是基於什麼假設?是否合理?(2)對監控基本工程開支的機制有何改善建議?(3)能否確保基本工程開支維持在2016年佔本地生產總值3.5%的水平?
近年社會關注基建開支龐大,而且超支額驚人。有報道指2016年間進行中的八大基建項目合共超支900億元,當中包括蓮塘口岸(超支87億)、高鐵香港段(超支196億)、機場第三跑道(超支53億)、港珠澳大橋(超支143億)、西九文化區(超支255億)等(註1)。但在政府的估算中,這些都只是小數目。未來基建開支增長幅度驚人,到2041年,每年開支超過5000億元,扣除通脹後,以2016年價格計算約為2400億元,接近2016/17年度所預算850多億元的3倍。政府常提出基建開支增加是因為工程材料及工資增加所致,但亦有指出這是合約及監察機制的問題。若不控制基建開支,包括減少「大白象」工程的興建及加強嚴格控制成本的機制,龐大的支出及業界利益,必導致耗盡盈餘、大幅加稅及影響民生發展的後果。
工程開支遠高於全民養老金開支
按政府2014年3月發表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第一期)》(下稱「財政工作組報告」)第70頁:「以名義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計算,基本工程開支預計會由2014/15年度的3.2%增加至2041/42年度的7.2%;以金額計算,則預計會由718億元增加至5146億元。」附圖列出有關開支狀况及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若與全民退休保障學者方案(後改稱「2064方案」)所建議為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每月發放3500元養老金(2016年價格)作比較,就算假設所有長者都申領,基本工程開支都遠高於全民養老金的總開支。至2041年,全民養老金總額亦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3.1%,遠較基本工程開支的7.2%為低。
假若未來基本工程開支確如財政工作組報告所料大幅增加,它佔政府總開支比例亦將不斷增加。以2016/17年度作為基礎,政府總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為19.7%,而基本工程開支則佔政府總開支17.6%。若政府總開支維持在本地生產總值的約20%(1996年至2016年平均為18.6%),到2041年,基本工程開支將佔本地生產總值的36.2%。若要將基本工程開支比例維持在2016/17年度的17.6%水平,政府總開支便要增加至2041年佔本地生產總值的41%。
失控的工程開支
如果來屆政府能將基本工程開支控制在2016/17年度佔本地生產總值的3.5%,累積減少的開支相當龐大。如非這樣,到2036年,即19年後,額外開支會累積為9500億(2016年價格),亦即超過現時財政儲備的總額,而到2041年更會高達1.5萬億元的天文數字。就算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而不作任何融資,累積額外開支至2041年亦只是1.2萬億元。難怪現屆政府常說,就算什麼政策也沒有改善,單按人口增長及開支趨勢,2029/30年度將出現結構性財赤,之後再過7至12年會耗盡財政盈餘,以致要借貸度日,相當嚇人(註2)。但政府沒有說明,導致這問題的主因是失控的基本工程開支。
註1:www.hk01.com/港聞/42290
註2:《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第一期)》,頁xxviii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近年社會關注基建開支龐大,而且超支額驚人。有報道指2016年間進行中的八大基建項目合共超支900億元,當中包括蓮塘口岸(超支87億)、高鐵香港段(超支196億)、機場第三跑道(超支53億)、港珠澳大橋(超支143億)、西九文化區(超支255億)等(註1)。但在政府的估算中,這些都只是小數目。未來基建開支增長幅度驚人,到2041年,每年開支超過5000億元,扣除通脹後,以2016年價格計算約為2400億元,接近2016/17年度所預算850多億元的3倍。政府常提出基建開支增加是因為工程材料及工資增加所致,但亦有指出這是合約及監察機制的問題。若不控制基建開支,包括減少「大白象」工程的興建及加強嚴格控制成本的機制,龐大的支出及業界利益,必導致耗盡盈餘、大幅加稅及影響民生發展的後果。
工程開支遠高於全民養老金開支
按政府2014年3月發表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第一期)》(下稱「財政工作組報告」)第70頁:「以名義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計算,基本工程開支預計會由2014/15年度的3.2%增加至2041/42年度的7.2%;以金額計算,則預計會由718億元增加至5146億元。」附圖列出有關開支狀况及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若與全民退休保障學者方案(後改稱「2064方案」)所建議為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每月發放3500元養老金(2016年價格)作比較,就算假設所有長者都申領,基本工程開支都遠高於全民養老金的總開支。至2041年,全民養老金總額亦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3.1%,遠較基本工程開支的7.2%為低。
假若未來基本工程開支確如財政工作組報告所料大幅增加,它佔政府總開支比例亦將不斷增加。以2016/17年度作為基礎,政府總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為19.7%,而基本工程開支則佔政府總開支17.6%。若政府總開支維持在本地生產總值的約20%(1996年至2016年平均為18.6%),到2041年,基本工程開支將佔本地生產總值的36.2%。若要將基本工程開支比例維持在2016/17年度的17.6%水平,政府總開支便要增加至2041年佔本地生產總值的41%。
失控的工程開支
如果來屆政府能將基本工程開支控制在2016/17年度佔本地生產總值的3.5%,累積減少的開支相當龐大。如非這樣,到2036年,即19年後,額外開支會累積為9500億(2016年價格),亦即超過現時財政儲備的總額,而到2041年更會高達1.5萬億元的天文數字。就算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而不作任何融資,累積額外開支至2041年亦只是1.2萬億元。難怪現屆政府常說,就算什麼政策也沒有改善,單按人口增長及開支趨勢,2029/30年度將出現結構性財赤,之後再過7至12年會耗盡財政盈餘,以致要借貸度日,相當嚇人(註2)。但政府沒有說明,導致這問題的主因是失控的基本工程開支。
註1:www.hk01.com/港聞/42290
註2:《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第一期)》,頁xxviii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