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改委:通脹未到限價時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11月26日 05:59
2010年11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內地通脹持續,國家發改委表示,現時情況尚未達到要實施「價格管制」的條件,由於國家投放儲備,市場供應充足,只是市場對於通脹的預期以及炒家活動導致部分商品價格上升。有官員更稱,適度可控的通脹對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有利,希望能維持「穩健而非從緊」的貨幣政策。而內地專家預測,通脹壓力會令政府改變「寬鬆」的貨幣政策,明年會加息2到3次。

身兼全國工商聯主席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昨日在上海一個會議上表示,4%左右的通脹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產物,適度可控的通脹對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有利,「治理通脹應針對其產生的具體原因。我希望我們能維持穩健而非從緊的貨幣政策」。他解釋,今次通脹不是由供求關係引起,而是因能源、農產品的成本和投機性預期共同造成,針對這種類型的通脹,貨幣收緊並不能起作用,還會影響經濟發展。

「適度通脹有利經濟轉型」

同時,北京「經濟觀察網」亦引述國家發改委表示,現時只是對糧油、雞蛋、豬肉、蔬菜等部分商品採取價格每日報告制度,認為通脹形勢還未達到要實施價格管制的條件。報道稱,價格管制是防通脹的「儲備手段」之一,「不會草率實施」。

所謂「價格管制」,據國家發改委規定,包括糧油、雞蛋、豬肉、乳製品等相關商品,出現以下3種情况之一,才會以行政命令限價﹕即一次性加價4%以上、10天內連續升幅累計6%以上或30日內連續累計升幅10%以上。

專家:料明年加息2至3次

報道還引述發改委官員稱,現時市場或國家儲備都可保證供應充足,但市場上存在通脹預期,部分領域有投機炒作,因此目前的措施以防止通脹預期和打擊串謀漲價、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為主,稱已起到一定效果。

昨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地產金融年會上,專家多認為,目前的通脹壓力會使政府改變「寬鬆」的貨幣政策。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預計明年上半年CPI將達到4%以上。但通脹的漲勢將在下半年逐漸轉變,全年呈現前高後低態勢。他認為,明年全球經濟會放緩,基本需求無強勁支撐,輸入性通脹有可能減弱。他預測明年大概有2到3次加息,全年新增貸款規模將控制在7萬億左右。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