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豆油製石墨烯 成本減九成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02日 06:35
2017年02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澳洲科學家周二發表研究報告,表示成功用普通煮食用豆油作原料,製作出被稱為「黑金」的納米級電子化工材料——石墨烯(Graphene)。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光、電、力學性質,應用潛力巨大。不過目前石墨烯的製作方法成本高昂,澳洲科學家的創新突破可望令製作成本降至1/10,加速石墨烯商業化生產。


澳洲科研突破助加快普及

有份參與研究的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華裔科學家韓兆軍(音譯)博士表示,團隊不斷嘗試無意中發現新方法。他解釋,現有製作石墨烯的方法都涉及真空高熱和使用爆炸性壓縮氣體,成本高昂,製作一片直徑4吋的石墨烯薄膜需要1000澳元(約5880港元)。CSIRO團隊的方法則是在普通環境把大豆油加熱,直至食油分解至合成石墨烯所需的碳分子組件,然後把這些材料附在一塊長方形的鎳箔上急速降溫,便可形成一塊石墨烯膜。由於毋須製造真空環境和特別的冷卻過程,新方法比傳統方法快捷和安全,製作成本約可降至十分之一。


石墨烯2004年首度被發現,這種超導材料由碳原子相互連接,結構非常穩定。科學家曾預言石墨烯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新技術、新產業革命,但製造成本是石墨烯能否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關鍵。


強度勝鋼200倍 導電較銅佳

單層石墨烯只有一個碳原子的厚度,約0.3納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的20萬分之一。石墨烯強度是鋼鐵的逾200倍,導電性能較銅優勝。塑膠加入1%石墨烯,便可成為導電體。目前石墨烯的應用包括電子、生物醫療器材、濾水等方面。CSIRO正研究如何使用石墨烯薄膜提升濾水器的效率,並且用這種材料替代太陽能板或電池中的貴金屬,如黃金和鉑金。


(BBC)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