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類遠祖溯源推前1500萬年 陝西發現微形化石 細如沙粒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01日 06:35
2017年02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權威期刊《自然》(Nature)雜誌當地時間1月30日,在網上發表中國早期生命研究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發現了5.35億年前最古老的原始後口動物,這種奇特的毫米級微型動物,很可能代表着「顯生宙」(Phanerozoic Eon)最早期的人類遠祖的至親,也將對人類祖先的認知向前推進1500萬年。


新華社昨日報道,中國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團隊韓健、舒德幹和劍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機構關於早期生命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陝西寒武紀最早期的微型後口動物》近日發表。


據該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幹介紹﹕「人類遠祖在演化上的里程碑式創新,主要發生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5.2億年前,澄江生物群中的『天下第一魚——昆明魚目』代表着剛剛創造出頭腦和原始脊椎的『宏型』人類祖先;而5.35億年前的皺囊動物應該與創造雛形鰓裂的微型人類遠祖親密相關。 」


距今5.35億年 料後口動物元祖

這個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研究團隊,運用酸蝕法、顯微電鏡、顯微CT等技術,深入研究距今5.35億年的陝南寬川舖生物群中微型動物化石,發現了毫米級的原始後口動物——冠狀皺囊動物。這一發現,將對人類早期祖先的認知,由距今5.2億年前推至5.35億年前,十分接近顯生宙的起點,其體積則也由「厘米級」推至「毫米級」,代表着顯生宙最早期的人類遠祖至親。


所謂後口動物,是指在胚胎的原腸胚期其原口形成肛門,而與之相對的後口形成嘴部的動物總稱。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參與研究的劍橋大學教授莫瑞斯(Simon Conway Morris)解釋,這種微型遠古生物在學術上定義為「微型後口動物」(deuterostome)。他說:「如果用肉眼看這些生物的化石,會誤認為是黑色的沙粒,但使用顯微鏡仔細觀察,會辨認出令人極為驚歎的生物結構。」


橢球形成體約1毫米 無肛門

中國科學家命名為Saccorhytus的這隻後口動物,被認為是包括脊椎動物在內的許多物種的共同祖先。這隻後口動物呈橢球形,成體大小約1毫米,腹面具有可伸縮的環狀口部,表面有4對體錐,卻無尾部和肛門。最重要的是,牠出現了被認為是鰓裂構造雛型的成對排水鰓孔。所有特徵顯示,這種最古老、最原始的後口動物,很可能代表着後口動物亞界的元祖。後口動物亞界的起源演化一直受到學術界關注,恰恰在於人類是這個獨特的單譜系大家族的成員。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