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司法挑戰入境禁令 特朗普首敗仗 法院准暫緩執行遞解令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30日 06:35
2017年01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五(27日)簽署具爭議行政命令,限制所有難民以及7個伊斯蘭國家的國民入境,造成嚴重混亂,估計多達數百人被拘留。紐約聯邦法院周日頒布緊急暫緩令,批准禁令生效時抵美或在美國過境者可合法暫留美國,禁止將其遞解出境。事件被視為特朗普上任以來首嘗敗仗,未來料有更多同類訟案。


7穆斯林國民眾 綠卡亦受影響

該行政命令規定所有難民將在120日內被禁止入境美國,其中敘利亞難民將無限期被禁入境。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索馬里、蘇丹、敘利亞及也門共7個穆斯林國家的國民,亦將在90日內禁止入境美國。禁令將適用於持有雙重國籍者,但加拿大雙重國籍者除外,而持有綠卡的相關國家國民亦受影響,一旦離開美國國境,重新入境時要經額外審查。行政命令亦將2017財年接收的難民上限大減逾半至5萬人。


各地機場混亂 特朗普﹕運作良好

特朗普表示新的審查措施旨在「將極端伊斯蘭分子趕出美國」,聲稱政府已做好準備,「運作得非常良好」。不過各地機場執行時均出現嚴重混亂,紐約等美國主要城市機場均有持有效證件或簽證的受影響人士抵埗後被拘留。世界各地則有數百人被拒登上飛往美國的航機,包括出國度假的美國永久居民以及外國留學生。


美國國土安全部官員稱,禁令生效後有109人被拒入境美國,但無明言當中被遣返或拘留人數。人權組織估計有約100至200人被拘留。數千民眾分別在紐約、波士頓、三藩市等地的機場示威,抗議特朗普移民政策違背美國精神。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為首的人權組織代表兩名上周五在紐約甘迺迪機場被拘留、曾為美國政府工作多年的伊拉克男子入稟紐約聯邦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法院周日頒布緊急暫緩令,容許在禁令生效後持有效簽證抵美者合法居留,禁止將其遞解出境,直至下月21日案件再作聆訊,兩名伊拉克男子已先後獲釋。


紐約區域法官唐納利(Ann Donnelly)在判辭中指出,將受到有關禁令影響者遞解出境違反美國憲法對他們的保障,亦存在對其造成實質及不可彌補傷害的迫切風險。她下令政府提供受影響人士名單。


今次是特朗普接連簽署多項受爭議行政命令後首度遭司法挑戰。ACLU在Twitter對裁決高呼「勝利」,呼籲政府停止執行該行政命令,釋放被拘留者。不過國土安全部昨稱繼續執行。


印尼表遺憾﹕影響全球反恐

有關行政命令被外界視為反穆斯林舉措,合法性惹人關注,亦恐成極端組織宣傳工具。禁令效用及理據亦有不少疑問(見表)。全球最大穆斯林國家印尼昨對美國禁令表示遺憾,稱會損害全球反恐工作。


波及Google微軟 伊拉克揚言報復

一些受影響國家已揚言報復。伊拉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便呼籲對美國人實施入境禁令。英國著名田徑奧運金牌得主、在索馬里出生的法拉(Mo Farah)昨譴責特朗普的禁令。他說:「英女王今年1月1日冊封我為爵士,特朗普1月27日則似乎把我封為異類。」 法拉長期在美國受訓,家人也在美國。


美國科技業界亦受影響,Google呼籲正在國外出差及旅行的員工趕返美國,微軟亦稱會為受影響員工提供法律支援,蘋果總裁庫克亦據報表明不支持,會與白宮交涉。


雖然反對聲音不絕,特朗普周日在Twitter辯護: 「我國要立即加強邊境及嚴格審查,看看歐洲甚至全世界發生什麼事,一塌糊塗﹗」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