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政府監管不力 院舍醜聞不絕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26日 06:35
2017年01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位於旺角的私營殘疾院舍港安康復中心,發生精神病人遭欺凌性騷擾事件,員工不僅沒有制止,反而涉嫌推波助瀾,一邊慫恿男院友在女院友面前脫下褲子,一邊拍攝「真人騷」,將短片轉發傳閱。欺侮弱者本已令人不齒,倘若證實是院舍員工所為,更屬嚴重失德,必須懲處,如有違法,更應接受法律制裁。今次事件,再次令人關注私營院舍良莠不齊、政府監管不力的問題。去年,康橋之家發生懷疑性侵案,社會各界震驚,私營院舍欺凌虐待院友醜聞頻生,是可忍孰不可忍。政府必須加強巡查私營院舍,同時增撥資源,改善政府資助院舍嚴重不足情况,確保殘疾人士等弱勢群體獲得妥善照顧。
私營院舍服務參差
政府落實監管歎慢板
根據涉事男院友親屬的證辭,片段是在院舍內拍攝,兩名事主亦是院友,惟記者事後向院舍查詢,仍有員工企圖否認。即使不揣測拍攝者和在場者是否抱着「看馬騮戲」的心態,可是如此調戲院友,已不能僅以一句「玩笑開大了」來蒙混過關,至於企圖撒謊掩飾,更是不能接受。院友之間若有糾紛或誤會,院舍員工的責任應是協助排解調停,而非煽風點火。院舍職員未有克盡己責,是否反映了院舍管理不善、職員紀律廢弛,當局必須跟進徹查。
片段曝光後,社署隨即表示已報警處理,又即時派員到涉事院舍巡查了解,若證實事件涉及違反《殘疾人士院舍條例》,會考慮向院舍發出警告,甚或撤銷院舍的豁免證明書,逼令結業。社署有監管私營院舍的責任,每次有院舍爆出大醜聞,社署通常都會迅即行動吊銷牌照,無論是前年大埔劍橋安老院要長者赤身露體輪候洗澡,或是去年康橋之家爆出前院長的性醜聞,下場莫不如此。論危機管理,社署無疑反應迅速,不過醜聞一再出現,卻令人質疑社署對私營院舍是否監管不力。
《殘疾人士院舍條例》於2013年全面實施,院舍在人手比例、消防裝置等方面須符合法例要求,惟在條例生效前已營辦的院舍,可申請豁免證明書,一邊繼續經營,一邊改善以符合發牌規定。然而3年過去,全港67間私營殘疾院舍,仍有46間以豁免證明書營運,顯示業界改善進度緩慢,當局也遲遲未有訂明通融時限,及至康橋之家醜聞曝光後,社署和時任勞福局長張建宗表示,希望所有領取豁免證明書的私人殘疾院舍,能在3年內符合發牌要求,否則考慮終止院舍服務。《殘疾人士院舍條例》實施後,當局竟允許未達標準的院舍有長達6年時間「歎慢板」改善,未免太過「寬容」。
聘院舍督察僅治標
須增撥資源照顧殘疾
私營院舍人手不足,服務質素參差,院友能否得到妥善照顧,並無保證。目前政府資助院舍加上院友每月繳交費用,平均成本接近1.6萬元,相比下現在大部分私營殘疾院舍每月收費僅介乎5000至8000元,還要繳交高昂租金,資源緊絀必然影響設施人手。雖然當局也深知部分私營院舍服務欠佳,然而一旦雷厲風行監管,導致院舍紛紛結業,大批院友又如何安置?一些私營院舍經營者正是看到這一點,於是有恃無恐地僅提供最基本服務。當局長期隻眼開隻眼閉,受害的自然是那些來自低收入家庭的院友。
社署現行針對私營殘疾院舍的法例守則,未有明文詳細規管服務質素及操守。去年底,政府表示已就《殘疾人士院舍條例》的檢討展開前期工作,同時亦會提供現金等支援,協助持豁免證明書的院舍盡快落實改善工作,社署亦表示會招聘退休紀律部隊人員出任「院舍督察」,加強巡查院舍,調查懷疑違規個案,協助蒐證和檢控工作。上述措施方向正確,惟落實力度必須更快更強,例如社署現階段僅聘請數名「院舍督察」,未免杯水車薪,遠未足夠。此外,政府也必須考慮長遠治本之道,增撥資源照顧長者、智障人士等弱勢社群,紓緩政府資助院舍嚴重不足情况,為照顧殘疾人士提出一個全面周詳的計劃。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