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婦伊院產子亡報告:應否切子宮可商榷 未提人為錯誤 院方:無人受處分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26日 06:35
2017年01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懷孕38周的33歲孕婦,去年11月在伊利沙伯醫院產子後大量出血死亡,院方昨公布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涉事醫療團隊於病人病况變化初期,沒有知會資深醫生及其他醫療團隊,病人抵達手術室時危殆及子宮持續出血,但對是否應施以緊急子宮切除手術,或是送往深切治療部,值得商榷;而手術期間病人心臟停頓,應否繼續切除子宮,可作檢討。伊院表示報告沒有提及事件涉及人為錯誤,未有人受處分。


死者夫﹕仍有很多疑問

死者丈夫鍾先生昨接受有線新聞訪問時說心情仍未能平復,「院方好像解釋得很完美,但其實我心仍有很多疑問」,會繼續跟進。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據家屬取得的解剖報告指出,死者死因為「羊水栓塞」。


委員會:應及早找資深醫生

調查委員會主席、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張德康醫生表示,該孕婦出現產後出血及血壓低時,一名婦產科副顧問醫生及3名正在婦產科受訓醫生處理,做法可以,惟病人情况未有好轉,應該及早找資深醫生協助。據他了解,涉事團隊打算為病人做手術止血時有通知顧問醫生,而顧問醫生在子宮切除手術差不多完成時到場。


調查報告指出,病人病情嚴重及迅速惡化,即使採取不同方案,情况不會有很大差異。


涉事33歲孕婦去年11月28日晚上9時許在伊院誕下嬰兒,其後出現產後出血及血壓低,醫生見情况轉差,需施緊急剖腹手術檢查子宮,並決定切除病人子宮,其間發現病人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以致嚴重子宮出血,一度心臟停頓,手術其後完成。病人同月30日上午4時25分死亡。


倡加強培訓 伊院接納

調查委員會建議伊院應向婦產科、深切治療部及麻醉科等員工分享個案,加強培訓員工處理危重病人的能力,並要提升資深員工及其他專科溝通、舉行定期模擬訓練等。院方已接納建議。


伊院行政總監盧志遠表示,關注該院數宗孕婦產後死亡事件,有關醫療團隊自去年12月起陸續接受模擬訓練,提升處理產後大量出血個案及臨牀緊急應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