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春將至,當然要四出拜年問好。跟親朋好友相聚本是開心事,但小朋友的社交技巧未成熟,隨時做出失禮行為,到時家長出聲責備,過年變「開年」。
不想節日氣氛遭破壞?那就要做足功課,不說不知,由編排行程,到打招呼、收利市,原來統統有學問。各位大人和小朋友,快來掌握拜年的禮儀,開開心心拜年去!
◆事前準備篇
練習拜年流程 約法三章
拜年過程中,要求的社交技巧絕對不少,所以要跟孩子一同做好準備。九龍樂善堂楊小玲言語治療中心今年舉辦的「新春特色體驗日」,正是教導孩子種種拜年禮儀。現在就由中心的言語治療師劉詠恩,以及中心主任蘇麗芬,親自為大家過幾招!
簡化稱呼賀詞
到訪親朋好友的家,入屋自然要叫人啦!站在長輩面前,萬一忘記了對方的稱呼,「口啞啞」就大件事了。而且年幼的孩子發音不準,「舅」、「叔」等字對幼兒來說十分困難,打招呼時也容易出錯呢!
準備方法﹕
劉詠恩建議,家長可在到達親友家樓下或按門鈴前,提醒小朋友將會見到什麼親友、該怎樣稱呼對方,但毋須早一兩天練習,「如果未出發就跟他們講,他們進屋後也只會忘記」。至於發音方面,小朋友有既定的發音階梯,有些音節的確難以發出,如「舅」字有k音,一般男孩在五歲前都無法準確發出。
家長可先給予親友心理準備,不用當場跟小朋友糾正發音;亦可預先創作一些新叫法,例如以「父父」代替「舅父」,簡單得來又添親暱感。賀年說話亦一樣,幼兒無法說出四字詞,便可教他們講「健康」取代「身體健康」、「平安」取代「出入平安」。
收利市 培養道謝習慣
對小朋友來說,新年最重要肯定是利市。但心急起上來,一入門口就問人拿利市,再即場拆開,隨時令親友感到尷尬。蘇麗芬建議,家長最好在出發拜年前,跟孩子約法三章。
準備方法﹕
在出發拜年前,家長可先跟孩子商討好利市的規矩,甚至在家練習收利市後的反應,「要第一時間講『謝謝』,或合上雙手做『請請』動作,以表謝意;之後不能立即拆利市,而要放在口袋裏」。除了即場反應外,親子之間也要商量好,收到的利市應怎樣處理,「到了年初幾才拆呢?金錢應該用作買東西、儲蓄抑或交由父母保管呢?」
預告日程 帶備玩具
每天去不同地方拜年,小朋友舟車勞頓,自然感到疲累,更會在親友面前表現得不耐煩,追問何時離開。所以在設計拜年時間表時,家長務必多花工夫。
準備方法﹕
蘇麗芬表示,家長應盡量避免一日內拜訪幾家人,如小朋友已有一定思考及表達能力,更可考慮和他們一同商量日程,「一來讓他們有份參與,二來孩子知道行程後,有了心理準備,不滿的情况就會減少」。
如果真的需要一日去多個地點,就應在出發前,先給孩子預告,「例如跟孩子說吃完晚飯才走,孩子便大概知道要逗留多久,不會吃飯前就想離開」。小朋友嚷着要走的另一原因,是因為難得放假,想把握玩樂的時間。家長可在學校假期開始時,就陪小朋友「溫故知新」,「回憶去年拜年時的快樂片段,讓他們不感抗拒,另外也可帶一些玩具,讓他們在親友家中也不覺悶」。
文﹕李樂嘉
圖﹕黃志東
小模特兒:鄧婥桐、魏欣然
不想節日氣氛遭破壞?那就要做足功課,不說不知,由編排行程,到打招呼、收利市,原來統統有學問。各位大人和小朋友,快來掌握拜年的禮儀,開開心心拜年去!
◆事前準備篇
練習拜年流程 約法三章
拜年過程中,要求的社交技巧絕對不少,所以要跟孩子一同做好準備。九龍樂善堂楊小玲言語治療中心今年舉辦的「新春特色體驗日」,正是教導孩子種種拜年禮儀。現在就由中心的言語治療師劉詠恩,以及中心主任蘇麗芬,親自為大家過幾招!
簡化稱呼賀詞
到訪親朋好友的家,入屋自然要叫人啦!站在長輩面前,萬一忘記了對方的稱呼,「口啞啞」就大件事了。而且年幼的孩子發音不準,「舅」、「叔」等字對幼兒來說十分困難,打招呼時也容易出錯呢!
準備方法﹕
劉詠恩建議,家長可在到達親友家樓下或按門鈴前,提醒小朋友將會見到什麼親友、該怎樣稱呼對方,但毋須早一兩天練習,「如果未出發就跟他們講,他們進屋後也只會忘記」。至於發音方面,小朋友有既定的發音階梯,有些音節的確難以發出,如「舅」字有k音,一般男孩在五歲前都無法準確發出。
家長可先給予親友心理準備,不用當場跟小朋友糾正發音;亦可預先創作一些新叫法,例如以「父父」代替「舅父」,簡單得來又添親暱感。賀年說話亦一樣,幼兒無法說出四字詞,便可教他們講「健康」取代「身體健康」、「平安」取代「出入平安」。
收利市 培養道謝習慣
對小朋友來說,新年最重要肯定是利市。但心急起上來,一入門口就問人拿利市,再即場拆開,隨時令親友感到尷尬。蘇麗芬建議,家長最好在出發拜年前,跟孩子約法三章。
準備方法﹕
在出發拜年前,家長可先跟孩子商討好利市的規矩,甚至在家練習收利市後的反應,「要第一時間講『謝謝』,或合上雙手做『請請』動作,以表謝意;之後不能立即拆利市,而要放在口袋裏」。除了即場反應外,親子之間也要商量好,收到的利市應怎樣處理,「到了年初幾才拆呢?金錢應該用作買東西、儲蓄抑或交由父母保管呢?」
預告日程 帶備玩具
每天去不同地方拜年,小朋友舟車勞頓,自然感到疲累,更會在親友面前表現得不耐煩,追問何時離開。所以在設計拜年時間表時,家長務必多花工夫。
準備方法﹕
蘇麗芬表示,家長應盡量避免一日內拜訪幾家人,如小朋友已有一定思考及表達能力,更可考慮和他們一同商量日程,「一來讓他們有份參與,二來孩子知道行程後,有了心理準備,不滿的情况就會減少」。
如果真的需要一日去多個地點,就應在出發前,先給孩子預告,「例如跟孩子說吃完晚飯才走,孩子便大概知道要逗留多久,不會吃飯前就想離開」。小朋友嚷着要走的另一原因,是因為難得放假,想把握玩樂的時間。家長可在學校假期開始時,就陪小朋友「溫故知新」,「回憶去年拜年時的快樂片段,讓他們不感抗拒,另外也可帶一些玩具,讓他們在親友家中也不覺悶」。
文﹕李樂嘉
圖﹕黃志東
小模特兒:鄧婥桐、魏欣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