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臨場應對篇﹕孩子失禮 家長「執生」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24日 06:35
2017年01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即使準備充足,小朋友去到親友家,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長輩,仍可能不受控制,做出不妥當行徑。屆時家長可怎樣拆解尷尬場面呢?蘇麗芬為大家列舉數個常見處境,並提出應對方法,讓家長「執生」有法。


童言惹尷尬 忌即場說教

雖然派利市是傳統,但並非每個長輩都奉行這習俗,亦有人喜歡以祝福字條取代金錢。蘇麗芬表示,曾試過有長輩不派利市,小朋友大惑不解,社交技巧又未成熟,便直接開聲問「為什麼沒有利市?」家長和親友都當場不懂反應!


應對方法﹕

其實家長不用覺得失禮,只要把事件淡化就可以了﹕跟親友說句「不好意思」,再叫小朋友去別處玩,防止他追問下去,「千萬別急於向親友解釋,否則對方只會更尷尬」。


同樣道理,家長也不用當場跟孩子說教,令事情沒完沒了。但是回家後,家長宜向孩子詳細解釋利市的意義,「要教導小朋友,不應視收利市為必然。利市是長輩給予後輩的祝福,長輩也有自由選擇派或不派」。


鼓勵集體遊戲 免爭玩具

親朋好友聚首一堂,大人聊得高興,孩子往往也找到同齡玩伴。一起玩固然開心,但也可能出現搶玩具的情况,特別是遊戲機、四驅車等,每次只有一人操控,小朋友更加會爭住玩。


應對方法:

當小朋友爭玩具時,大人多數要求「大讓小」、「主人讓客人」,蘇麗芬直言這做法不理想,「年紀小的就得到特權,對相對年長的小朋友來說,其實不太公平。『主人讓客人』就更加令小朋友不忿,因為他本身是玩具的主人,明明是自己的東西,為什麼規定要借給他人?」


合適的處理方法是召集在場小朋友,商量玩玩具的原則,例如要輪流玩、每人玩多長時間;又可鼓勵他們玩積木、飛行棋、泥膠等多人同步的遊戲,讓大家都有相等的玩樂機會。


孩子鬧情緒 毋須即安撫

小朋友在拜年期間,鬧情緒的情况特別嚴重,哭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